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七花杯”网评大赛丨创新是水 活乡村之基
发布时间:2024-08-20 11:15:57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创新理论也在不断地印证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同时,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文山之干”认真落实省系列三年行动和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全面推进“3815”战略文山行动,落实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部署要求,着力推进绿美文山和团结兴边建设的生动实践,全力建设富裕和谐美丽的现代化乡村。
现代化乡村建设在新思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乡村建设的系统思路在于,不仅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而且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仅强调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而且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强调在符合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不仅立足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而且长远谋划提出要建立长期保障体系和机制;不仅重视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重视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强调继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仅强调立足于促进农业和农村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且重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
现代化乡村建设在新人才。现代化乡村建设需要更多新时代的人才来点燃,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向乡村提供人才振兴支撑的重要途径,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三农”工作干部队伍提供源头活水。大学生村官计划自实施以来,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扎实的人才支援,在工作中,他们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批又一批有文化、会经营、善管理、懂技术的大学生村官为乡村振兴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是乡村振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才队伍。要建立引导并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长效机制,鼓励更多年轻有志青年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
现代化乡村建设在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助推农业产业数智化,极大地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智能农业机械设备、农业智能系统以及物联网基础设施的应用和推广,大大减少耕种、施肥、除草、收割、烘干等环节的人力成本,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通过基因技术、细胞培养、染色体操作技术等生物科技,能够培育出抗逆性更强、产量更高、营养价值更高的农作物新品种。这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还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环境影响和作物损失,对提升我国种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具有重要作用。
乡村既是农业生产的空间载体,也是广大农民的生活家园。新征程上,各地区各部门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铆足干劲,久久为功,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能。
(文豪豪)
(编辑:刘虹 排版:冯明兰 责编: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