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追寻红色足迹——云南省报业协会组织会员代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侧记
发布时间:2021-07-13 08:57:46
党史学习教育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体要求,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今年6月,云南省报业协会组织会员代表到福建省龙岩市、古田镇,江西省井冈山市、南昌市,在红色革命圣地重温入党誓词,参观革命博物馆,通过追寻红色足迹的方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学好用好党的创新理论,赓续红色血脉,发扬光荣传统。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6月中旬,云南省报业协会2021年度会员代表大会在昆明召开,会议邀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黄小军作题为《从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中激发奋进力量》的党史讲座。讲座深度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从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等方面进行讲授。
重温入党誓词
那么,如何办实事、开新局?这是我们在实践中思考最多的问题。
“办实事必须是办能够影响一个地方的大事,而不是到小区里面捡垃圾这样一些形式主义的小事。”讲座中,黄小军教授用诙谐的语气,生动形象的案例,具体阐述什么是为民办实事,指明“办实事”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到“开新局”上。
“党史学习教育,重点是教育。”“今天的世界跟以前的世界相比,已经大变样,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的崛起,这就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疫情的大流行,使之进入加速演变期。”“当下,国内、国际都在不断适应中国的发展和崛起。”……
红军战士挑粮上井冈山的小路
与会代表们沉浸在黄小军教授的讲座中,思绪跟着他的思路极速变换,脑海中不断出现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当下的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像现在这样如此强烈。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我们能做的,就是更加努力地提高业务水平,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件接着一件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燎原星火在这里点燃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有这样一处景色:水塘中翠绿的荷叶随风摇曳,几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尤为惹人怜爱,岸上是绿油油的草地,葱茏树木掩映下,一座青砖灰瓦的宗祠赫然映入眼帘,这便是著名的古田会议会址。会址的背后,是八个鲜红的大字,“古田会议永放光芒”!
古田会议旧址
在昆明召开的年会结束后,省报业协会组织会员代表到福建古田会议会址,接受革命红色圣地的精神洗礼。
古田会议会址原是“廖氏宗祠”,始建于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1929年12月,毛泽东在这里主持召开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古田会议决议案。“古田会议决议”被作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载入史册。
古田会议在这里召开
走进古田会议会址,仿佛回到那段燃情的岁月。毛泽东36岁、陈毅28岁、罗荣桓27岁……他们在那个探索救亡图存的水深火热年代,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进行革命斗争,支撑他们勇往直前并取得革命最终胜利的,必定是对马克思主义无比坚定的信仰,必定是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必定是英勇无畏的爱国情怀。
古田会议会址中,毛泽东曾居住在一间很小的厢房里,一张书桌、一把椅子、一盏马灯、一张床,简单朴素的陈设,见证了一段伟大的时光。91年前,在一个繁星满天的夜里,毛主席在这里坚定豪迈地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革命的摇篮井冈山
井冈山,是中国的红色圣地。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毛泽东旧居、火炬广场,一件件历经战火硝烟洗礼的文物面前,我们驻足沉思,仿佛听到嘹亮的军号响起,仿佛看到英勇的战士们手握钢枪和大刀,扑向凶恶狠毒的敌人……红军坚守井冈山两年四个月的时间里,面对武器装备精良敌人的疯狂围剿,革命先辈们付出了巨大牺牲。
井冈山上的黄洋界景区
黄洋界是井冈山著名的景点,这里地势险要,云海翻涌时如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故黄洋界又称“汪洋界”。黄洋界密林中有一条山间小道,朱德扁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井冈山上的毛泽东同志旧居
彼时,国民党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挑粮上山成了红军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那时候,朱德夜里和毛主席一起研究战术,白天跟战士们下山挑粮,战士们担心他身体受不了,就悄悄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朱德没有了扁担就又重新做了一根,还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8个字。朱德扁担的故事,见证了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情怀,被写入教科书。
从井冈山上下来,透过车窗,路旁一个巨大的军号雕塑格外醒目,它高高扬起,朝向远方,这是胜利的号角。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因此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红军在井冈山上使用过的物品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如今的美好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鲜血换来的,如他们所愿,中华民族正朝着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枪杆子里出政权
1927年8月1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8月7日,毛泽东在湖北汉口“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
离开井冈山,追寻着红色的足迹,我们前往南昌起义纪念馆。
纪念馆序厅正中是一座雕塑,一只苍劲有力的手握着一把步枪指向空中,雕塑背后的墙上雕刻了一面鲜红的军旗,战士们手握钢枪发起冲锋。
南昌起义油画
南昌起义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
南昌起义纪念馆内的雕塑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100年来,我们党从50多人发展到9500多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作为新时代的党媒工作者,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在不断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主动学习,提高业务本领,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势中自觉创新,以全媒体的姿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做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记者:熊明刚)
(编辑:曾炜炜 排版:龙俊贤 审核: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