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不能忘却的红色印记 ——寻访革命烈士王开洪后裔随想

发布时间:2021-08-02 10:42:55  

陶家湾王开洪领导独立大队指挥部旧址纪念碑

日前,我们驱车前往广南县黑支果乡牛滚塘村,踏访王开洪故居,看望王开洪后人。

在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创建者黄松坚进入富宁县“七村九弄”建立革命武装,创建根据地的同时,在广南县黑支果区牛滚塘、松树塘地区,苗族头领王开洪和王咪章因不堪忍受国民党乡保长和地霸的剥削与欺凌,揭竿而起,打着“打富济贫,杀官救民,消除恶人,天下太平”的旗号,组织以本地苗民为主的穷苦大众与地方土豪劣绅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在“五棚六羊”地区产生了极大影响。后在边区临委的指导帮助下,这支地方武装发展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滇黔桂边区劳农游击队第三联队独立大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建立了六羊革命根据地,成为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80多年后,我们踏上这片红色土地去寻访革命先驱的后人,试图从他们记忆的碎片中重新链接起当年那一幅幅烽火岁月的壮烈画卷。

王开洪之子王国良夫妇

寻访前,我们了解到王开洪尚健在的三位子女:五子王国良、六子王琼兴、小女儿王琼秀,皆已享受到烈士遗属补助和老年补贴以及王开洪烈士革命陈列室正在筹建,这让我们感到由衷欣慰。

我们驱车来到牛滚塘村村口,进村的水泥路弯曲、狭窄,我们只好步行来到王开洪尚健在的五子王国良家。已是80多岁高龄的王国良老人,看上去身体还算硬朗,平时还能下地做些轻一点的农活,但是老人家的听力不好,因此说话时略显得有些迟缓和断断续续,有的地方还需要与我们同去的苗族干部熊玉林做翻译和解释才听得清楚。尽管如此,从王国良老人对其父亲王开洪的回忆碎片中,还是将我们的思绪带回到那段烽火岁月。

王开洪故居遗址(王开洪遇难之地)

王开洪(苗名泽凤或钱凤),1885年出生于黑支果乡牛滚塘村,从小聪慧,读过4年私塾,为人刚正,喜交朋友,路遇不平则拔刀相助,在牛滚塘一带苗族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因此当地的地霸劣绅恨不得除之而后快。1932年,发生的阿痛事件,成为王开洪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导火索。那年的旧历二月初,木令地霸、国民党保长李廷良的老丈人——阿痛村张朝刚家遭贼抢,张朝刚的老婆被打伤。王开洪的侄子罗雄发被诬陷为贼遭到严刑拷打。王开洪与李廷良讲理却遭辱骂、捆绑、关押,后经王开洪的父亲及亲戚多方周旋,交纳了价值1200块银元的钱财物,才将王开洪和罗雄发赎回。王开洪回到家后,到广南县城告状无果,此事不了了之。这一事件,使王开洪深深感到:不推翻像李廷良这样的地主恶霸、贪官污吏,穷人就没有活路。

王开洪烈士曾经使用的手枪和红军送给他的小刀

 1934年,王开洪串联了同样倍受欺凌的广南县八宝镇松树塘苗族头领王咪章,组织当地以苗族为主的贫苦农民进行抗租抗税。1935年初,王开洪、王咪章将被强迫招来筑路的民工组织起来,手持火药枪、鼓杆(长矛)、大刀等举行武装暴动,提出“打富济贫、杀官救民”的口号,占领了马街区政府,用缴获的枪支武装起义队伍,将缴获的粮食物资分给穷人,得到了当地广大贫苦农民的支持和拥护,起义队伍迅速壮大,成为一支以苗族为主体的有汉、壮、彝、瑶等民族参加的武装,很快控制了广南、富宁、麻栗坡三县交界的“五棚”“六羊”地区(“棚”是指坝区,“羊”是指山区。五棚即天歪、八甲、面房、板幕、坝劳;六羊分为上三羊、下三羊,上三羊即木媄、瓦标、里洒;下三羊即母娥、下甲坝、者赖)牛滚塘及附近的40多个村寨。但是,这支苗民暴动武装遭到了地霸武装和国民党军队的追剿,在国民党广富守备军的一次扫荡中,牛滚塘附近13个村庄被烧毁,暴动队伍损失惨重。

王咪章烈士之墓

这一时期,滇黔桂边区红军游击队的武装斗争正在与广南紧密相连的富宁如火如荼地开展,这让在黑暗中摸索的王开洪、王咪章等人看到了曙光。王开洪派代表王开荣(又名王正洪,富宁帮扒人)带着所属人员的花名册到洞波的南江寨、谷拉的谷留等地与红军联系,要求红军派人来领导队伍。边区临时党委分析认为,这是一支苦大仇深的少数民族武装,争取他们由自发的武装暴动到自觉的革命,有利于更好地打击敌人,巩固和扩大根据地。于是数次派出劳农游击队第三联队参谋黄树功、民运主任陈勋等前往六洋地区与王开洪、王咪章接触,了解情况,启发两人的阶级觉悟,使他们从心里拥护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王开洪烈士之墓

1935年5月,王开洪苗民暴动武装改编为滇黔桂边区劳农游击队第三联队独立大队,王开洪任大队长、王咪章任副大队长。独立大队下辖8个中队:第一中队队长王抓基,第二中队队长王生暴,第三中队队长陶飞大,第四中队队长罗雄发,第五中队队长陆朝正,第六中队队长罗老六,第七中队队长张大林,第八中队队长陶应红。整个独立大队共1000余人。整编后的独立大队随即投入到巩固扩大根据地的斗争中,率部与第三联队的韦高振、朱国英部相互配合,主动出击,一直打到中越边境地区的麻栗坡督办署所辖的木央、田蓬一带,击毙敌临时总指挥龙云中,威震南疆。此事,国民党《云南日报》1935年多次作报道。

1935年末至次年初,敌广富独立营、富宁常备队及地方民团对独立作战的独立大队进行了疯狂围剿,王开洪、王咪章率部利用地形和碉堡进行顽强抵抗,最终被打散,在六羊的指挥部被焚烧。不久王咪章被敌诱杀牺牲。六羊地区10个村寨被烧毁。王开洪无法立足,只身潜往越南茶坪避难。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王开洪受抗日救国的召唤,回到牛滚塘组建滇东南抗日挺进大队,后因不愿接受国民党整编,遂解散武装,回家务农。1943年11月16日夜,黑支果地霸陈宁君伙同美汤地霸陈国良对牛滚塘村进行围剿,王开洪及其家人共7人遇害。陈宁君、陈国良等将王开洪家的财物抢劫一空后放火烧毁王开洪的房屋。

    王开洪等人遇害后,其后人有的搬迁至现在的牛滚塘村居住,有的则搬迁到附近的踩山坪居住。辞别王国良老人,我们又沿着牛滚塘村崎岖的山路步行20多分钟,来到王开洪原来居住的老屋基,这里早已变成了一片庄稼地。在一片金黄的苞谷地里,我们隐约地看到当年王开洪故居所遗留下来的一些石脚和破碎的墙垣,其正房、厢房和大门所在的位置依稀可辨。

王开洪烈士的坟茔建在距离老屋基50米的后龙山半坡上,据王开洪的小女儿王琼秀回忆说:“我听妈妈和老辈的人讲,我爸及家人被地主恶霸和反动派打死后,白天没有人敢去收尸,到了晚上我爸原来的部下和我们家的亲戚才悄悄去把他们的尸骨装棺,并停放在老屋基那个地方一个星期后才移到山脚掩埋的。”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王开洪烈士坟前举行了简单的奠祭仪式。在下山时,天忽然下起雨来,雨点打在芭蕉芋叶和苞谷叶上,像出征的鼓点阵阵响,仿佛在告诉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去完成革命先驱未尽的事业!


(周光舜  熊玉林)

(编辑:侯佑琴 排版:钟晓明 审核:梁丹)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