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新文山 新实践】水电工程建设的十点启示及建议
发布时间:2025-08-15 11:22:40
水电工程建设的十点启示及建议
中共文山州委政策研究室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强调“一个跨越、三个定位”“开创发展新局面”等,前提都是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2025年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以下简称“雅江水电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人民币,规划总装机容量6000万至81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3个三峡工程的发电量,建设周期10年以上,这是迄今人类最大规模的水电开发,更是牵动国家安全、地缘格局、绿色转型与边疆振兴的发展战略。对于持续拉动内需、促进电力产业发展、推动电力出口以及行业标准制定、降低对能源进口依赖和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州委政研室从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大局角度,从“小切口”研究,提出文山主动服务和融入雅江水电工程建设的十条启示和建议。
据有关分析,该工程建设工期持续10年以上,将创造50至60万个就业岗位,运营期将提供3至5万个稳定岗位,促进10万农民工进驻西藏,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处处存在机会。
启示及建议:一是文山可用好174.5万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文山群众具备能吃苦耐劳、能适应高海拔地区(建设区域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等特点,可像向部队输送“高原兵”一样,向工程建设输出一批“高原工”,拓宽文山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渠道。二是依托文山学院、文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设一批工程建设、水电管理、电建、电气等专业,向西藏输送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三是积极鼓励州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主动利用所学之长服务工程建设。
据有关分析,该工程年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配套风光项目形成“水风光互补”清洁能源体系,总装机容量将达1.23亿千瓦。同时,电力外送需建设多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如藏电入粤、藏电入川)。
启示及建议:一是抓紧对接争取±800KV藏滇粤直流工程落点文山事宜。随着全州绿色铝产业全部投产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文山州全社会用电量将超过600亿千瓦时。利用藏东南粤港澳特高压通道,积极争取承接雅江水电工程外送电力的中转功能,增强文山电力供应能力和网架结构,进一步提升文山绿色电力供应能力。二是加强与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对接,讲清从西藏至云南到沿海地区的特变电材料大市场,增强企业落地文山意愿。
据有关分析,该工程建设需1.8亿立方米混凝土、5400万吨高标号水泥,将带动水泥、钢材、运输等产业链发展。
启示及建议:可积极动员州内海螺水泥、中铝、民爆、检验检测、交通运输等行业、企业参与中小项目招投标、业务分包承包,扩展业务市场。
据有关分析,该工程建设中可能会面临地表、地下岩溶高度发育,溶洞、暗河、洼地、漏斗等问题,工程难度大,面临岩溶地区隧洞掘进、防渗漏技术、抗冻混凝土、耐低温钢材等技术和材料使用。
启示及建议:一是我州德厚水库建设中,因在岩溶地区建库防渗方面的重大突破,以其4.8公里长的防渗帷幕灌浆技术,成为复杂岩溶地区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又一杰作,创造了我国岩溶地区建坝“滴水不漏”的宝贵经验。可积极将我州在喀斯特地貌水电开发、岩溶地区隧洞掘进、防渗漏等方面的设计、施工的技术和经验进行分享,提供技术参考。二是我州绿色铝产业学院(文山职业技术学院)、绿色铝材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文山学院、云南省绿色铝技术创新中心、云南省绿色铝基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云铝)】等,可积极开展有关耐低温材料研发,助力工程建设需要。三是建设“数字孪生地质灾害监测平台”。数字孪生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地质勘测与建模、智能施工监控、生态流量管理等功能,为物理世界的水利工程创建一个虚拟的“数字分身”,实现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交互映射。文山州作为山区面积占比高、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可学习该工程建设的有关经验,整合相关地质监测数据(气象站、地质监测点、水文监测站等实时数据),建设“数字孪生地质灾害监测平台”,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如传感器、卫星遥感)与模型仿真,建立“监测—预警—处置”联动机制,提前预判滑坡、泥石流等风险,提升应急响应效率,为相关水库等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手段。还可学习该工程项目建设组织管理、搬迁安置、生态恢复、后续帮扶等方面的经验,为我州下步实施重大项目、重大工程提供参考。
据有关分析,该工程还将配套建设或提升系列高等级公路、铁路支线,比如,G219墨脱公路扩建工程(连接林芝市至墨脱县),318国道(川藏线)康定—林芝段改扩建,109国道(青藏线)格尔木—拉萨段升级,新建7条盘山支线;川藏铁路加快康定—林芝段建设,拉林铁路(拉萨—林芝)扩建林芝货运枢纽站,滇藏铁路(云南—林芝方向)。未来与川藏铁路联动,将重塑藏南地区的交通与后勤网络。重装部队跨山峡投送时间将缩短70%,弥补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中后勤不足的短板,为中国在边境地区的战略部署提供坚实支撑。
启示及建议:加快谋划推动我州系列沿边高速、铁路以及水运工程建设,改善中越边境地区的交通与后勤网络。一是加快文蒙、文靖铁路建设,谋划建设曲靖至文山铁路,进一步提升边境地区货运和部队投运能力,同时提升文山对外开放能力。二是认真做好普通国道改扩建,服务保障国道畅通。配合省指挥部加快G219线西畴至富宁段、G676董干至都龙段、G359滇桂界至富宁段、G248泸西至丘北段等国道改造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三是精心做好“十五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编制,积极争取将文山至天保、富宁站至富宁港至百色铁路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修编项目,将G676都龙至桥头段、G246广南珠街至西畴县城段、G323干河至白沙坡砚山过境段、G672文山马塘至文山红河交界段国道改扩建项目纳入国家“十五五”公路发展规划。
据有关资料,邻国印度曾以水安全为由多次阻挠工程规划建设,中方则采取主动措施化解矛盾:成立雅江集团统筹水资源管理,承诺科学调控保障下游民生,驻印度使馆在《印度快报》刊文,强调工程利于下游防洪抗旱,外交部明确表示“不会对下游生态造成损害”。
启示及建议:文山州有盘龙河、南利河等出境河流。雅江水电工程的跨境生态流量管理经验,可为我州麻栗坡马鹿塘水电站等流量提供借鉴,并用好2024年“摩羯”台风期间放水与越南沟通协调机制,避免与越方发生纠纷,减少国际争议,牢牢掌握跨境河流主导权。同时,谋划建设中越水文监测站。
据有关资料,从1960年以来,中国科学院西藏科学考察队和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的报告中多次提到雅江水能开发项目;1982年原电力部也曾组织考察并提出报告,中国电建成都院提出“裁弯取直、隧洞引水”的核心方案,并通过三年实地勘测验证技术可行性;1998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水资源调控组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西藏可否建世界最大水电站》的长篇文章,提出了一级和多级开发方案。公开文献表明,早在2009年,科研单位就完成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规划第一阶段地质研究工作。
启示及建议:文山州水资源总量156.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4462立方米,但由于特殊喀斯特地形地貌,加之长期投入不足,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少,工程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目前,全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13.81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率8.8%,人均供水能力394立方米,各项指标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且文山州地处珠江、红河流域分水岭上,5月至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82%,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占18%,降雨时空、地理分布与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发展不相匹配。8县(市)都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河流短小,石漠化严重,成库条件差,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全州蓄水库容仅占多年平均径流的5.7%。要立足长远,久久为功做好州内相关水利工程的基础工作和科学研究、水文分析,比如:一是做好滇中引水入文工程,研究跨流域调水可行性;二是开展州内两大水系:红河—珠江水系连通方案设想,解决州内因处在两大流域分水岭上降雨时空、地理分布与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发展不相匹配问题,并增强调蓄、防洪功能;三是开展南盘江连接驮娘江运河、连通富宁港设想等。加快建设驮娘江段(老剥隘镇—罗村口)8.5公里航道工程,其建成后将直接连通富宁港。罗村口(驮娘江终点)距南盘江天生桥库区约50公里,但两地无自然水道连接,谋划建设罗村口—天生桥段人工运河,实现南盘江与驮娘江的无缝联运。
据有关分析,该工程建设将会带动基建、材料、能源、旅游等系列产业发展。
启示及建议:一是加大宣传推荐,将三七系列产品列装到工程参建部门,发挥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解毒消肿”等功能,让三七系列产品更好造福参建人员。二是推动G219最美国道旅游联动发展。G219全线穿越文山州、林芝市,抓住雅江水电工程开工建设的重大机遇,发展自驾旅居产业,用好老山、国道219线、普者黑、坝美、边境旅游的独特招牌,文山境内404公里作为G219的重要一段,开展多形式宣传发动,把G219线路上数量可观的人流、车流、客流引流到文山各地,打造一批旅居村、露营基地、半山酒店、驿站、网红打卡点等,把游客留下来。三是推动藏药与滇药中药材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林芝市藏药材资源丰富,种植有灵芝、天麻、桃儿七、贝母等藏药材19种8749亩,林芝经开区建设有中药藏药产业园,有黄牡丹藏医药文化旅游节、五省藏区藏医药文化论坛等产业平台,通过“种植基地+生产加工+中药材保护与传承”的成熟运作模式,形成集种植、深加工、保护与传承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体系。我州的中药材也极为丰富,可与西藏林芝市等相关地区建立协作关系,在医药、医技、文化传承等方面互促互进。四是推动滇藏经济走廊建设。畅通滇藏通道,搭建滇藏交流平台,通过举办产业对接会、文化旅游推介等活动,加强两地企业、民间合作,形成“资源互补、市场共享”的经济协作模式。五是依托哈电集团是文山的定点帮扶的优势,积极招引哈尔滨电气集团等企业在文山设厂,配套生产中小型水电设备,承接雅江工程的设备工程。六是开发“工程旅游”项目。国家重大世纪工程建设,本身就是一个旅游热点。可借鉴水电站项目“工程景观化”理念,在文山重大工程(如水利枢纽、交通要道)规划中融入旅游功能,打造“工程+科普”旅游景点。结合项目建设历程、技术创新成果(如特种材料应用、数字孪生技术),设计研学游、工业游产品,吸引游客,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观景平台、科普展馆、游客服务中心等,联动周边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资源,形成全域旅游产业链。
据有关分析,该工程建设资金构成:一是中央财政与特别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定向投入约8000亿元,用于主体工程建设、特高压输电线路及配套基础设施。二是中央财政预算内资金支持约600亿元,用于工程前期勘探、技术研发及生态保护等非经营性支出。三是政策性与商业银行贷款,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已与中国雅江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提供超过2000亿元的专项贷款。另外,几大国有大行重点支持工程建设阶段的流动性资金需求,总规模约1200亿—1800亿元。四是市场化融资工具(债券、股权),未来还可能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或分拆子公司上市进一步融资。
启示及建议:只要谋划出好的、“国字头”的“国之大者”重大项目,资金自然会跟着项目走。要结合当前正在编制的“十五五”规划,动员全州上下,积极谋划一批“国字头”的“国之大者”项目,通过筛选后,及时开展项目论证,为“十五五”规划提供一批优质项目支撑。比如,可谋划“中国(天保)—越南(海防)跨境铁路项目”“一江清水出国门:中国(盘龙河)与越南(泸江)跨境协作综合治理和保护开发项目”“中越边境地区重大森林火灾防护隔离工程”等,争取纳入国家和省“十五五”规划盘子。
老西藏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实质上是艰苦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民族大团结精神、无私无畏精神。7月19日,中国三峡集团与中国雅江集团座谈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时强调,要传承践行“老西藏精神”,共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历史使命。近年来,弘扬“老西藏精神”,建成川藏、青藏铁路、拉萨机场等重大工程。雅江水电工程建设面临超规范技术难度、超复杂环境条件、超繁重巨量任务,需克服高海拔、强震带、复杂地质等难题,特别需要弘扬好“老西藏精神”。
启示及建议:我州是“老山精神”和“西畴精神”的发源地,在各项工作特别是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中,特别需要学习“老西藏精神”,以“老山精神”和“西畴精神”为引领,昂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魄力,坚定愚公移山的韧性和定力,增强“闯”的劲头,弘扬“干”的作风,鼓舞“敢”的士气,勇于啃硬骨头、勇于战胜各类风险挑战,勇于破解各种难题,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开创文山发展新局面。
(来源:中共文山州委政策研究室)
(编辑:唐雪娇 美编:冯明兰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