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丨《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文山州:为归侨侨眷办实事、解难题!

发布时间:2024-01-08 09:52:55  

1月8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为归侨侨眷办实事、解难题》

报道文山州重视提升为侨服务水平

推行归侨侨眷身份认定代办业务

对问题求助现场协调督办

增进归侨侨眷获得感与归属感


一起来看详情

↓↓↓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为归侨侨眷办实事、解难题

本报记者 叶传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08日 第 06 版)

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平远镇富侨社区蓝莓基地,员工正在忙碌。砚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通过手机将归侨侨眷身份认定所需要的资料发给工作人员,不到1个小时,归国华侨王正雄就收到了电子版归侨侨眷身份认定书,纸质版也很快邮寄到家。一张快速送达的身份认定书,体现了当地侨务部门的暖心服务。


从细微处提升服务水平


“原本以为要大费周章找材料、开证明,没想到足不出户就把事情解决了。太方便了!”日前,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居住的归国华侨王正雄给文山市委统战部打来电话,连声道谢。

王正雄2012年赴美国经商,2021年回到文山和女儿一起生活。2023年10月,他了解到归国华侨需要进行身份认定,才能享受相关政策。王正雄打电话向文山市委统战部咨询,打算亲自到现场办理。电话里,工作人员表示可以帮助进行代办并邮寄到家,于是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文山市生活有1000多名归侨侨眷。近年来,文山市委统战部重视提升为侨服务水平,推行归侨侨眷身份认定代办业务,对问题求助现场协调督办,为28名归侨侨眷代办了身份认定,协调解决了5起归侨侨眷问题求助,增进归侨侨眷获得感与归属感。


侨乡成旅游亮点


云南省文山州积极为广大归侨侨眷办实事、解难题。类似王正雄这样的暖侨案例,在文山州其他归侨侨眷集聚的地区还有很多。

走进文山州砚山县稼依镇侨园社区侨乡文化陈列馆,陈列物品里既有军功章,也有农特产品,30余件展品以及反映侨园社区历史的档案照片,构成了一部侨乡文化实物史。

侨园社区党总支书记邱明珍介绍,建于1955年的砚山县稼依镇侨园社区原名囯营稼依华侨农场,先后接待安置印度、缅甸、越南归国侨民804人。如今,侨园社区下辖7个居民小组,共有636户1720人,其中越南、印度归侨侨眷250户620人。

为保护和传承当地华侨文化,文山州侨联争取项目资金拨付到侨园社区,将原先一间很少使用的活动室改造为侨乡文化陈列室,不仅能够传承侨乡历史,也为侨园社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事业增添一抹亮色,带动广大归侨侨眷增收致富。


蓝莓产业带动归侨致富


砚山县平远镇富侨社区是砚山县归侨侨眷主要集聚区,有归侨656人、侨眷810人。文山州侨联把“产业兴旺”作为富侨社区发展的首要任务,大力实施产业帮扶项目,引进曼悦莓农业有限公司,发展蓝莓产业,利用扶持资金建成蓝莓科技种植示范实操大棚,对群众开展蓝莓产业技能培训。

尹怀秀是越南归侨,原先家里虽有20余亩土地,但靠种植辣椒、玉米,年收入仅2万元左右。

“今年,公司发展蓝莓种植400余亩,我家流转了20亩土地,流转费每亩1200元左右。我和老伴还到基地打工,每天有200多元的工资。”尹怀秀开心地说。小小的蓝莓果,让尹怀秀走上了致富路,家庭年收入已超过10万元。

“蓝莓产业带动了100余名归侨侨眷和周边群众就业。群众生活好了,家家户户修建了新房,庭院一家比一家漂亮,为我们下一步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坚实基础。”砚山县平远镇侨联主席林萍说。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谢思思 排版:张振飞 责编:郑泽娅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