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文山这十年”·文化强州专场发布会实录 |旗帜鲜明引好路 守正创新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2-08-15 16:35:55  

旗帜鲜明引好路 守正创新谱新篇

——“文山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文化强州专场发布稿

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

下面,我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山州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工作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十年来,文山州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及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行动自觉,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各项决策部署,高位推动文化强州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进全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高擎思想旗帜 铸牢信仰之基

“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文山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共同理想凝聚行动共识,不断掀起理论宣传与学习热潮。

抓住“关键少数”,引领“最大多数”。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龙头,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讲座、形势报告会、宣讲辅导、在线学习等形式,认真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推动全州党员干部学深悟透、笃信笃行,不断提高各级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扎根边疆、心向中央,拥护核心、心向北京”,矢志不渝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十年来,全州共开展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专题学习1.4万余期(次),举办各类理论学习、集中培训、专题研讨4.3万期(次),在职干部参学率达100%。依托州、县(市)、乡镇(街道)三级宣讲网络体系,发挥弘扬“西畴精神”宣讲团、“国门宣讲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等特色宣讲品牌优势,创新载体、创新形式,采取农民夜校、院坝会、火塘会等方式,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弘扬“西畴精神”、脱贫攻坚等重点,广泛开展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活动,把学习宣讲从会场搬到现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书写在文山大地上,落实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十年来,全州共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宣讲活动10.4万场(次),开展文艺宣传宣讲86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万份。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和“西畴精神”“决战脱贫攻坚”等专题理论研讨征文活动,加大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解读阐释,总结研究文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推动改革发展的创新举措。十年来,全州共组织开展征文研讨活动830余期,撰写理论研讨文章6.35万余篇。

壮大主流舆论 激扬奋进伟力

十年来,文山州始终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哪里,宣传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主动服务到哪里,提振精气神、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汇聚起推动文山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

我州基层宣传舆论阵地不断得到巩固提升,全州8县(市)融媒体中心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综合传播力指数稳居全省前五;文山市融媒体中心建设位居全省前茅,两次入选全国县融中心优秀案例,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有序推进,开办“学习强国”文山学习平台、“文山发布”、《新文山》,文山日报社实现纸与网整合、融合,形成“九位一体”的宣传矩阵,文山广播电视台创造出“融媒体+新闻宣传+政务服务”新业态,“视听文山”短视频作品入选全国300个网络正能量榜样,抖音号入选全省100个网络正能量传播示范账号。广大新闻战线工作者,忠实履行新闻舆论工作使命职责,坚持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正确舆论导向和正面宣传为主,聚焦主题主线,践行“四力”要求,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民族团结、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抗击疫情、强边固防等重点工作,努力创新内容、创新手法、创新形式,热情讴歌经济社会发展辉煌成就,用心记录新文山建设的铿锵足音,真诚讲述平凡动人的文山故事,奋力书写改革发展的时代华章。十年来,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央媒刊(播)文山新闻报道1.1万余篇(条),省级媒体刊发文山宣传报道12万余篇(条),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央视《新闻联播》等重要版面、重要栏目推出了《云南西畴:石旮旯里劈出致富路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山变青、产业兴 》《罕见双色“并蒂莲”花开普者黑》等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有热度的优秀稿件,打造了《云南边陲三代“守边人”的赤子之心》等一批新媒体爆款产品,为讲好文山故事、传播文山声音、塑造文山形象作出了重要贡献。

深化道德建设 培养时代新人

文山州始终坚持培根铸魂、立德树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加强诚信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守正创新中培育时代新人。

十年来,文山州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五大创建”,以“七城创建”的创新举措全域创建文明城市,文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全省实现末位赶超、争先进位,马关县、广南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走在全省前列。截至目前,全州共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1个、全国文明村镇14个、全国文明单位16个、全国文明校园3个;有省级文明城市3个、省级文明村镇81个、省级文明单位167个、省级文明家庭14个、省级文明校园30个。着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全州8县(市)均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0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993个;成立文山州志愿服务联合会,组建“8+N”志愿服务队伍2000余支,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在全国志愿服务系统注册志愿服务队1558支,注册志愿者数量达84436人。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持续加强理想信念和感恩主题教育。组织开展“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的中国梦”“永远跟党走”“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等系列主题宣传教育,“老山精神”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典范。建设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个、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7个、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1个,老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楚图南故居、王有德故居等成为全省红色地标,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西畴精神”感动中国,成为当代中国精神谱系“脱贫攻坚精神”的重要内容。实施文明乡风提升“八大工程”,建设一批文明乡风示范村,评选出第一批8个州级最美民族村,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选树一批“最美家庭”“书香家庭”“新时代乡贤”等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弄干净、摆整齐、搞绿化、建文明”村庄环境提升“马关经验”,形成1500多个村连续10多年矛盾不出村、600多个村连续10多年不发案的“乡风文明、社会稳定、治理有效、群众满意”的“西畴新现象”,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城乡社会文明进一步提升。推出了一批新时代道德标杆,用榜样照亮人们的精神世界。“时代楷模”杜富国、“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农加贵、“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张子培、“云岭楷模”三代守边人熊光泽等成为新时代道德标杆,崇德向善、德行天下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截至目前,先后选树时代楷模1人、云岭楷模7个;全国道德模范2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省级道德模范18人、提名奖15人;中国好人9人、云南好人17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8个、全国最美家庭9个;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1人、学雷锋活动示范点2个,云南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12个、岗位学雷锋标兵32人;新时代云南好少年7人。

坚持惠民理念 推进文化繁荣

文山州始终把文化惠民,以文化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文化发展目标,聚焦时代变化、群众需求,提供更多更优的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加快推进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

全州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得到创新,完成了文化单位管理职能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文山人民广播电台、文山电视台改革合并工作及9个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任务,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基本理顺,“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机制不断完善,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农家书屋、文化信息共享和广播电视“村村通”清流设备及农村地区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置换等文化惠民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使用工作取得实效。州博物馆建成开馆,文山日报社新闻中心、州图书馆、砚山县民族文化中心、麻栗坡县边境文化交流中心、文山市民族文化中心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全州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05个、“文化惠民示范村”19个,群众文化活动小广场340个,完成104个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基层站点建设任务,建成农家书屋1040个;2021年底全州543个行政村、1908个自然村通有线电视光缆,有线电视覆盖约40万户,全州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9.5%、99.6%。组织实施了103个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项目和337个贫困边境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项目。

全州文化产业稳步发展,转型升级有力推进,“文化+”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突出文旅融合,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拉动旅游,提升改造和新策划了中医药康养旅游节、普者黑花脸节、世界稻作文化旅游节、文化文山非遗汇演等一系列精品文化节庆活动,着力推进普者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英雄老山红色旅游区、句町古城、“西畴精神”实践创新高地等10个文旅龙头项目建设,一批精品化、特色化、个性化的康养度假、红色旅游、民族文化旅游项目落地生根。依托“金木土石布”资源,着力打造优秀文化企业,培育壮大了一批本土特色文化产业,文山钰幅戎民族刺绣有限公司、云南博雅民族用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文化企业入选云南特色文化企业30强。截至目前,全州共有文化及其产业单位1997户,其中,文化企业1633户,规模以上企业17户。

全州立足文化惠民,成功举办了文山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放歌红色边疆奋进绿色文山”合唱比赛、《边疆人民心向党》等文化系列活动专场演出;深入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下乡”“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全州共组建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60余支,整合乡(镇)文化站开展文化惠民活动4000余场次,惠及群众约200万人次。认真开展“强边固防 战疫有我”“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等主题阅读活动,全州乡村阅读季活动参与人数、组织积分均位列全省第一;全州共放映公益电影11.2万余场,译制少数民族语电影567部,“电影+宣讲”模式深受群众青睐。

全州文艺作品推陈出新,百花齐放。始终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围绕重大题材、重点工作、重要时间节点,组织策划创作了电影《狼兵吼》《石漠花开》、文学作品《猪嗷嗷叫》《太阳转身》《女儿如歌》《今生今世的诺言》、编排了大型民族舞剧《幸福花山》、成功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坡芽歌书》等一批精品。其中,以弘扬“西畴精神”的大型民族歌舞剧《幸福花山》,被文化和旅游部列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被国家民委选为全国“民族地区艺术院团晋京展演项目”,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圆梦奖”优秀剧目奖和舞台美术奖;《坡芽歌书》走出国门,远赴俄罗斯参加第九届世界合唱比赛荣获金奖;脱贫攻坚重大主题长篇小说《太阳转身》获《当代》2021年度长篇小说总冠军,入选2021年度“中国好书”。 

风好扬帆正当时,启航破浪再前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文山州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勇毅前行,忠实履行职责使命,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推动全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创新局面,为奋进新征程、建设新文山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谢谢大家!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