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这十年”·营商招商专场发布会实录|文山州政务服务局发布稿
发布时间:2022-08-31 16:23:57
文山州政务服务工作“文山这十年”营商招商专场新闻发布稿
州政务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唐晓
(2022年8月31日)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
2012年以来,文山州政务服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推进州、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和州、县、乡三级公共资源交易体系,不断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水平,极大提高了群众和企业办理便利度和满意度,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奠定了基础。
一、全州政务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一是在州、县、乡、村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和为民服务中心(站)。按照《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云办发〔2011〕15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和规范全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云政发〔2011〕68号)和《中共文山州委办公室、文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深化全州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办发〔2011〕23号)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完成了州、县、乡、村政务(为民)服务中心(站)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任务,在全州构建了州、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和州、县、乡三级公共资源交易体系。二是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建设取得新进展。2014年3月,文山州投入5000余万元新建了文山州政务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业务用房,完成中心机房、视频监控中心、语音监控门禁系统等信息化建设。按事项类别,对政务服务大厅功能区域进行科学划分,实行分类服务。各县(市)最大限度整合业务用房资源,改扩建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大厅。目前,全州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大厅面积共计30000余平方米,为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和为民服务中心(站)集中办理、集中服务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效初显。10年来,我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不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推动简政放权向纵深发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活力、清障搭台。一是抓好简政放权工作。积极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承接工作。2012年以来共调整行政权力1071项,其中,承接省级事项294项、取消(含部分取消)282项、下放县(市)含部分下放283项、调整198项、新增13项、上划审批权限1项。通过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州各级行政审批不断得以“瘦身”,政府权力做了“减法”,群众办事便利度做了“加法”,政府职能得以转变,行政效能得以提高,为就业创业降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生活办事增便利,全州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二是抓好事项进驻和事项动态管理。根据党政机构改革部门新设、撤并、调整实际,组织行政审批部门重新梳理编制权责清单、行政许可事项基本目录、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及内部审批、直接受理、“马上办”“最多跑一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部手机办事通”等事项清单。督促政务服务实施部门将依申请类行政职权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和政务服务网上大厅、“一部手机办事通”办理。州级政务服务实施部门认领政务服务事项1065项,各县(市)认领事项9204项。三是编制行政许可事项清单。10年来,在州委编办和州政务服务局的共同努力下,编制了《文山州州级部门行政审批项目目录》《文山州县(市)政府行政审批项目目录》《文山州州直部门进驻州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事项目录》等“六张清单”。印发《文山州推进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方案》,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最大限度地限制和约束行政自由裁量权。在8个县(市)试点推进相对行政许可权改革等工作,在8县(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加挂了行政审批局牌子,积极推进改革事项落实。积极推进经济发达镇—平远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成立平远镇行政审批局,砚山县级部门共下放权责清单事项共计245项,其中:行政许可28项,行政处罚133项,行政强制8项,行政征收1项,行政给付6项,行政检查4项,行政确认7项,行政裁决2项,其他权力56项。组织编制了2019版、2020版、2021版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目前,正在按照省政府办公厅的要求,组织编制《文山州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
三、“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一是全面推进事项集中办理。认真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精神,推进国家和省各项政策落地落实。按照“应进必进”“进必授权”要求,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和为民服务站窗口集中办理、集中服务,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改革。目前,全州共有184个单位实体进驻、66个单位授权代办、10个整体进驻单位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共有438个窗口628名工作人员为群众和企业开展服务。2012年以来,全州共有9629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各级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10年来全州各级政务(为民)服务中心(站)共受理行政许可和公共管理服务事项3973.55万件,办结3958.7万件,办结率99.57%。二是全面推进综合窗口设置。按照国务院、云南省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实施意见,积极推进综合窗口建设,对部分部门的事项进行委托代办,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实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全州设置综合窗口69个,其中,企业开办综窗38个、工程建设项目综窗31个、投资项目审批综窗15个。三是利用网上办事大厅、微信公众号、移动APP、自助服务终端等在政务服务大厅推行“一号一窗一网”服务,做到“一窗受理”和“一窗出件”。四是抓好“一部手机办事通”推广运用。自2019年1月“一部手机办事通”上线以来,先后印发了《关于做好“一部手机办事通”上线运行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文山州“一部手机办事通”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深入开展“一部手机办事通”的推进运用工作。截至目前,全州共计上线23个主题1133个事项,全州累计注册量71.637万人,累计办件量466万件,注册量居全省16个州(市)第5位,办件量全省第6位,注册量及办件量均处于全省前列。五是充分发挥“两个窗口”作用。2021年以来,在全州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窗口”和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务窗口,推进解决好在常规窗口非企业、群众自身原因“办不成事”的问题,充分发挥好“小窗口”为群众“办成事”的大作用。截至7月底,全州“办不成事窗口”共受理群众反映事项109件,办结109件,真正实现“办不成事窗口”办得成事。同时,向市场主体提供政策发布、创业培训、用工对接、金融支持、政策申领等服务。六是“跨省通办”取得积极进展。认真落实《西南五省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规程》《西南五省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清单》要求,已与贵州省安顺市政务服务中心和贵阳市云岩区政务服务中心签订了“跨省通办”协议书,积极推进婚姻登记预约、公积金明细查询、医疗保险及养老保险明细查询等103项高频政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异地生活”享受“同城待遇”正在成为现实。
四、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提质增效。2012年以来,州、县、乡公共资源交易体系不断完善,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和矿业权交易、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含医疗器械采购)、司法机关罚没物品拍卖等公共资源交易综合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按照“统一进场、管办分离、规则主导、全面监管”的运行机制,不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交易规则,规范运行机制,扩展交易类别,确保所有公共资源交易项目100%进场交易。特别是2017年以来,按照全省公共资源交易“一网三平台”建设要求,完成文山州“一网三平台”的部署运用,并在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上取得良好成效,基本实现了全州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和远程异地评标目标,“政采云”电子卖场“一张网”建设不断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力度不断加大,投标保证金带息退还和投标保函制度全面落实。2021年,在省对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考核中,文山州考核得分100分,属全省没有被扣分的4个州市之一。2022年6月,制定印发《文山州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八条措施》(文政办发﹝2022﹞97号),进一步明确和压实项目业主、监管部门、投标企业、代理机构、评标专家、交易中心等六方交易主体责任,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干预,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全州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持续向上向好。2012年至2022年,全州累计完成公共资源交易项目25462个,交易金额2170.59亿元,节增资金54.1亿元。
我的发布结束。恳请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多关心、多支持、多宣传我们政务服务工作,为我州政务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