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新文山 新实践】文山市率先在全省开设招商营商接诊大厅
发布时间:2024-07-06 16:23:24
近年来,文山市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继首创“24小时”亲民政务服务圈、“不打烊”智慧政务网络大厅,推出首问负责制、“办不了”署名回告单、“好差评”等优化营商环境制度之后,持续加力,率先在全省开设招商营商接诊大厅,采取“党政主管坐诊接诉”等办法,像医生接诊一样接待企业,与企业家们面对面交心交流,倾情为企业纾难解困,把“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工作理念落到实处,通过回应一个诉求,推动解决一类问题、一批问题,着力打通发展“中梗阻”,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向好。
文山市结合“政企手牵手·服务零距离”活动开展营商招商集中“会诊”
线下创建“6个诊室”。集中在市政务大楼一楼开设招商营商接诊大厅,下设“6个诊室”。其中:咨询服务诊室专门引导答疑企业提出的问题、疑难事项,辅助企业完善资料等;法律咨询诊室设法律咨询服务“金牌服务员”,通过“坐诊”与“巡诊”相结合进行“接诊”;惠企政策诊室按“一窗咨询解答、按类分流转办、部门受理反馈”运行机制,整合各部门业务骨干对惠企政策共同“把脉会诊”;要素保障诊室实行专人按项目清单抓落实,实行企业项目申报一套表单、开展专业培训、主动跟踪;行政审批诊室坚持一事联办、优化服务、创新流程“三药齐下”,实行项目申报“跟办代办、内部流转、并联审批、联合勘验”,全力缩短审批时间;帮办代办诊室配备帮办代办“金牌服务员”,对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所有行政审批事项一对一免费提供“保姆式”便捷、优质、高效的帮办代办服务,打造集人性化、舒心化、便捷化为一体的“诊疗室”。
线上搭建“政企约见”平台。以“政企心连心,有约不落空”为核心理念,打造便捷、高效、透明的政企互动新渠道。在“政企约见”平台上,企业可以轻松实现与政府部门的约见和会商,无论是针对单一部门的约见,还是涉及多部门的会商,只需在平台上填写相关信息,即可快速发起约见请求。平台将工单分为受理中、进行中、已完成、已取消、退回五个状态,用户可以随时了解工单的进展情况,并与政府部门进行及时沟通,为政府与企业之间搭建起一座有效沟通的桥梁。截至目前,已结合“政企手牵手·服务零距离”活动开展集中“会诊”1次,“接诊”文山州江西商会、文山州青年创业就业协会、文山文一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文山市知行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向辉三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光筑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文山佳瑞置业有限公司等企业8家,收集企业诉求15个,现场答复问题4个。
建立“2315”响应联动机制。诊疗大厅实行书记市长双周集中“会诊”,按照“2315”响应联动机制运行,即:2天内组织专家“会诊”,3天内制定处置方案,15天内给予答复,全面整合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专业机构等资源,及时回应企业诉求。结合前期开展的审批部门向企业述责评议,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对接、投诉受理等“一站式”服务,把企业家当家人,把企业家的事当家事,把企业信访的问题当家信,让经营主体享受便利的政务服务,在文山市便利营商。2023年以来,全市净增经营主体11292户,一大批优质企业落地文山,累计为企业解决困难问题500余个。
下一步,文山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州委工作要求,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处处彰显营商环境的理念,对标先进地区,树立更高标准,全面动起来、干起来、实起来。深入实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一把手”抓招商,强化土地、资金、服务保障,落实好市处级领导挂钩重点项目制度,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确保项目高效有序推进。坚持说到做到,按照接诊大厅“2315”响应联动机制,精准制定方案,清单化抓落实,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对接、投诉受理等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坚持服务到位,认真研究、统筹谋划,常态化开展“政企手牵手·服务零距离”活动,严格落实奖励、减税、降费、补助等措施,把利好政策一项一项地落实到企业中、落实到项目上,以上门送政策为抓手,全力办好一桩桩、一件件惠企实事。坚持及时研究反馈企业反映的问题,有效沟通、认真落实、形成闭环,真正把执行力体现在具体行动中,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持续擦亮“文山之干”营商环境品牌。坚持开展“四减一优”专项行动,推动全领域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和“跨省通办”,打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坚持开展“十大民营企业”“十大纳税企业”等评选表扬活动,选树一批典型,激发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热情,让广大企业和企业家扎根文山、深耕文山,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共文山市委)
(编辑:周秋 排版:向传帅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