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小商大民生丨广南:“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让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

发布时间:2024-11-26 09:47:22  

引言:

近年来,文山州积极响应省委号召,通过“招小商”、扶小微、建车间,扩岗位、优服务,壮大县域就业“蓄水池”,促进群众家门口增收。为此,“文山发布”推出“小商大民生”系列报道,展现“招小商”如何破解就业难题,助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

今天推出《广南:“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让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

“我来这里工作已经有两年多了,现在的月工资在6000—7000元,工资待遇、工作环境都很好,一日三餐,包吃包住,还有员工补贴,同时还能兼顾家庭,照顾老人小孩。”来自广南县南屏镇的陆文香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既能带孩子上学,又能挣钱养家,现在愿望实现了,这让她感到很欣慰。

图为:生产线上的工作人员正在开展工作

陆文香就职的地方位于广南县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内云南源丰泰鞋业有限公司,两年前,她得知这里招工后,就第一时间前来报名。由于勤奋好学,经过短期培训后,她不仅留在公司上班,如今还担任了照射组的小组长。

近年来,广南县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因地制宜招“商”、千方百计拓“岗”,帮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让群众实现就业和顾家“两不误”。

图为:源丰泰各条生产线上正在开展工作

源丰泰入驻广南两年多来,已投入8000万元建成6条国内先进的生产线,主要生产品牌类鞋服产品,订单充足、稳定。工人从刚开始的3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1200人,6条成型线每个月生产鞋子30至40万双,每年的产量大概是400万双,去年产值2.6亿元,今年计划突破3亿元。通过招收广南本地群众务工,既解决了公司招工难题,又实现了当地群众就近就业促增收。

广南县将就业帮扶作为农村劳动力稳就业、稳增收的有效途径,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方式,不断推动就业帮扶车间稳定发展,搭建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的良好平台,促进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稳岗增收。

2019年,广南县南屏镇动员在外打拼多年的乡土能人吴文微夫妇在南屏镇花榜村建立了南屏镇花榜村妍鑫饰品厂,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公司采取“企业+农户”“企业+社区”的合一模式,精准匹配岗位,实现了本地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开辟了群众增收的新途径。

图为:饰品厂生产线上员工们正忙着滴油开模

“之前我在浙江做过饰品,因为家里有老人小孩,一直希望回到家乡工作,那边的厂商同意我将产品带回去加工,物流也方便,就在家门口建起了加工车间,订单销售也不用愁。”吴文微介绍说。

自饰品厂落户花榜村以来,便迅速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不仅有效带动了南屏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进一步促进了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发展。让工人不离乡不离土,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村民朱越就是其中之一。“自从村里开办了这个饰品厂,我就来上班了。现在每天都能完成5000多个小饰品的制作,收入还不错,饰品厂圆了我在家门口的就业梦。”

目前,该饰品厂生产产品种类多达900余种,每月平均产量达200—300万个,月收入达20万余元。同时为32名周边群众提供了长期稳定就业岗位,带动闲散劳动力50余人,工人月平均工资4000元以上,每年促进农民增收2万余元。

图为:饰品厂加工完成的精美产品

下一步,广南县将认真落实“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政策,对县内劳动密集型企业、工厂、作坊扩产扩容情况进行精准排查,盘活闲置资源,积极引进创办就业帮扶车间,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让群众真正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广南融媒:罗嫒龄 许文娟 刘晓泉 盛厚雄)

(编辑:周秋 排版:冯鹤 责编: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