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小商大民生 | 广南:盘活闲置经营性帮扶资产促进“家门口”就业
发布时间:2024-12-05 09:59:58
文网讯 今年以来,广南县采取多种方式,全面整合各类闲置经营性帮扶资产,不仅激活了沉睡的经济资源,也带动了一大批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位于广南县那洒镇董德村委会子母戛村小组的广南县洪福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9年9月,是一家集木材加工、建筑材料销售于一体的公司。由于各种原因,该公司3320平方米的厂房一直处于闲置状态。今年,广南县那洒镇根据县上出台的“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主动与公司负责人对接,动员其扩容增岗,增加一条密度板加工生产线,共同盘活闲置经营性帮扶资产。
“我们经过多方考察,发现那洒镇木材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当地政府提供贴心服务,决定放心投资办厂。”广南县洪福木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洪传敏介绍。资产盘活后,公司得到发展壮大,为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了保障。
“我是本地人,以前一直在外面打工,自从成立了这家公司,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每月拿到5000多元的工资,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比外出打工好多了。”广南县那洒镇大多倮村村民黄秀斌就在这家公司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话语间有说不出的高兴。
目前,广南县洪福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已为当地群众提供稳定就业岗位57个,月平均工资可达5000元以上,实现群众增收350万余元。
同样,通过盘活闲置经营性帮扶资产带动就业的还有位于广南县董堡乡老路村委会环山村小组的环山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因经济下行,肉牛价值下跌,致使合作社厂房一年多来处于闲置状态。为盘活这一资源,广南县董堡乡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因势利导,积极扩大该合作社养殖规模,盘活闲置资产2575平方米,协调周边4个村寨以每年16万元资金租赁600多亩荒山荒地种植牧草,带动本村及周边群众30余人就近就地务工,广南县董堡乡老路村委会环山村村民杜正荣就是其中的一员。“我在合作社当饲养员,一年工资三四万元,如果没有合作社提供的这个岗位我也不会有那么高的收入。”杜正荣说。
“农忙季节砍草这些活儿,有时候要30多人才忙得过来,每年发放的工资在30万元左右。”广南县董堡乡环山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秦朝选介绍。
据了解,目前广南县董堡乡共整合闲置校舍、荒山荒地、先后招小商4个,盘活闲置经营性帮扶资产2个,成功招租4所闲置校舍,盘活就业帮扶车间1个发展种养业和加工业,每年解决群众“家门口”务工300余人(次)。
今年以来,广南县围绕经营效果好、带动性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资产收购、租赁经营等方式,参与经营性帮扶资产盘活,扩大经营范围,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同时,从衔接资金项目库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盘活闲置经营性资产专项发展资金,建立健全以带动务工就业为主导的绩效考评体系和奖励激励机制。对链条完备且生产经营正常经营性帮扶项目资产,持续巩固发展成果,补齐设施、科技、市场短板,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强政策支持、技术服务,强化跟踪问效,提升经营主体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对具有一定发展基础但产业链条存在短板弱项的经营性项目资产,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支持,组建专业服务团队,落实落细技术服务,不断提升帮扶产业项目发展能力和水平等;对停产闲置、无盘活价值的帮扶车间项目,通过变更经营主体、调整用途等方式,多管齐下招商,推动闲置经营性帮扶资产盘活。
截至目前,全县共认定闲置经营性帮扶项目资产23个、闲置设施面积28519.66平方米,资产原值3717.31万元;全县23个闲置经营性帮扶项目资产已全部盘活,预计每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9.84万元。共带动就业160人,其中,固定工人54人,季节性用工106人。
(广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王丽越 罗嫒龄 刘晓泉 田维芳)
(编辑:唐雪娇 排版:冯明兰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