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小商大民生|旧莫乡:让群众在家门口端牢就业增收“饭碗”
发布时间:2024-11-05 10:54:16
近年来,文山州积极响应省委号召,通过“招小商”、扶小微、建车间,扩岗位、优服务,壮大县域就业“蓄水池”,促进群众家门口增收。为此,“文山发布”推出“小商大民生”系列报道,展现“招小商”如何破解就业难题,助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
今天推出《旧莫乡:让群众在家门口端牢就业增收“饭碗”》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托起群众“稳稳幸福”的基石,近年来,旧莫乡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发展园区经济和壮大特色产业,全面盘活资产资源招小商,让“小车间”带动“大就业”,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在家门口端牢就业增收“饭碗”。
自2021年广南药王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旧莫乡昔板社区以来,公司在基地里实施钢架大棚、钢架苗床、喷灌系统等现代化农业设施,建设广南铁皮石斛数字智慧农业,打造云南省首家铁皮石斛智慧农业管理园区,目前已种植石斛374亩,建成组培室5333平方米。
公司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便吸引了当地不少群众通过基地务工、土地流转等方式参与石斛产业发展,不但有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增长,更解决了昔板社区100余人就业难题。
旧莫乡昔板社区村民农国英说:“以前我是在外面打零工,从三月份开始来到这里,上岗前还进行统一培训,现在工资已经涨到4000多了,在这里上班也可以照顾到家里面的小孩。”
旧莫乡昔板社区法弄村小组村民农清兰说:“我们年纪大了,不好找工作,现在在近处就有铁皮石斛基地,我来了三年多,工资是3000多块钱一个月,我觉得还可以。”
在旧莫乡西洛村蔬菜种植基地里,几十名村民正忙着管理种下不久的菜苔。旧莫乡西洛村委会里簸小组村民马连清告诉记者,她把家里的田地一起租了出去,还可以到基地务工,实现了“土地流转+务工”双增收。马连清说:“我家的田和地有两亩多,一年的租金也有2000至3000元,我就在里面做管理,工资以前是3400多,今年涨到3800元。”
旧莫乡结合资源和产业优势,通过招商引资项目成功引进龙头企业进驻发展蔬菜种植,同时就近就地吸纳当地农民变身农业“产业工人”,让群众全年都能务工、有收入,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既丰富了“菜篮子”,又鼓了“钱袋子”。
广南县旧莫乡西洛村委会蔬菜基地负责人王永春说:“我们西洛蔬菜基地流转了六百多亩土地用来种菜苔和菜心,流转了两三年了,每年用工150人左右,工资发放在200万至300万元。”
近年来,旧莫乡充分利用土地集中连片、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通过政策支持、引进龙头企业和技术,多渠道整合投入涉农资金,大力发展蓝莓、铁皮石斛、蔬菜、高峰牛、生猪等各类特色产业,同时大抓园区建设,全面带动广大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目前,旧莫乡共有就业车间9个,吸纳劳动力388人;就业扶贫车间3个,共吸纳劳动力1033人。
旧莫乡人民政府副乡长迟磊磊介绍,旧莫乡把解决好就近就地就业问题作为“促农增收”的重要抓手,立足全乡产业发展,全面摸排辖区内企业和劳动力人群,探清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底数,建立劳动力数据库,针对意愿务工人群,为其适配精确岗位,搭建企业和劳动者的“供需桥梁”,让群众实现打工挣钱、照顾家庭两不误。
(来源:广南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郭韦 排版:冯明兰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