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之干·驻村工作队风采 (第45期) | 西洒镇英代村驻村工作队员:“驻”进民心“帮”出实效
发布时间:2025-07-22 16:31:14
今天推出《西洒镇英代村驻村工作队员:“驻”进民心“帮”出实效》。
“驻村工作,关键在‘接’,既要‘上接天线’吃透政策精神,更要‘下接地气’摸清群众需求。”英代村驻村第一书记唐羽道出了西洒镇英代村驻村工作队员的共同心声。带着这份责任与情怀,驻村工作队员们扎根英代村委会,紧扣“五项职责”,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帮扶工作。在党建引领、产业培育、政策落地、矛盾化解、作风引领等方面,他们交出了一份沉甸甸、实打实的答卷,赢得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广泛认可。
一、聚焦理论转化,筑牢思想根基聚民心
筑牢思想根基是关键。在西洒镇英代村,驻村工作队员们化身“思想领航员”,聚焦195名农村党员“主力军”,将党的创新理论精髓,转化为乡音俚语、鲜活案例。2025年以来,累计组织各类宣讲活动60余场,覆盖党员群众700余人次,让党的旗帜在基层高高飘扬,有力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二、聚焦资源整合,架设产业增收致富桥
产业兴则乡村兴。西洒镇英代驻村工作队员勇当“架桥人”主动对接上级资源。在做好劳务输出稳就业的同时,精准链接资源。面对群众发展金线莲种植、乌骨鸡养殖产业时遇到的瓶颈,驻村工作队员们不仅出谋划策,更身体力行。他们“上接天线”,积极争取科普项目、技术培训等资源;“下接地气”,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场户了解实情、对接需求。通过搭建供需对接的“高架桥”,努力把上级的惠农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帮扶举措。目前,在英代驻村工作队员的带动下,已有23户农户参与金线莲种植项目,种植面积达976平方米;同时发展乌骨鸡养殖产业,乌骨鸡存栏量1593羽,有效拓宽了村民致富渠道。
三、聚焦政策落实,铺就惠民服务暖心路
政策落地是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关键保障。英代村驻村工作队始终将政策熟记于心、落实于行。面对英代村228户750人脱贫户及监测对象防返贫的压力,队员们与村干部密切配合,深入摸排情况,精准掌握政策,共同研究制定并落实个性化帮扶措施。2025年至今,累计为符合条件的脱贫户及监测对象落实产业帮扶130户次、就业帮扶300余人次、教育申请“雨露计划”补助17人,确保各项惠民政策精准滴灌到户到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让党的好政策真正成为通往民心的“最后一公里”坦途。
四、聚焦基层融入,“驻”进民心当好贴心人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西洒镇英代驻村工作队把“三必到四必访”作为基本工作法,摒弃“机关气”,放下架子,把走访当“走亲”,把群众当“家人”。2024年全年累计走访群众780户次。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与群众话生产、拉家常、解难题,真正把自己融入农村,成为群众信赖的“村里人”。正是这份真诚的融入和深入的走访,让他们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看到症结、化解矛盾。2025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6件,有效推进了乡村治理,成为群众身边的“贴心人”和“主心骨”。
一件件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一项项举措助力乡村焕新颜。西洒镇英代驻村工作队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驻村的使命与担当。接下来,西洒镇英代驻村工作队员将继续扎根红土地,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奋力书写“驻”进民心、“帮”出实效的精彩篇章!
(供稿:文山州委组织部、西畴县委组织部)
(编辑:刘虹 美编:冯蕾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