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人民日报持续关注!广南“院坝协商”为何频频“出圈”
发布时间:2023-07-12 16:04:31
继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
6月1日刊发
点赞广南县五珠乡毕中克村院坝协商会以来
协商听民愿
议事解民忧
的“院坝协商”
频频“出圈”
获得了人民日报的持续关注
并于6月23日、6月28日分别刊发了
《“双语”院坝协商 云南广南推出非遗民俗“走亲游”》
《云南广南:“院坝协商”红利多 村寨盛开“文明花”》
一起来看原文报道
解密“院坝协商”的“出圈”秘诀
↓↓↓
《“双语”院坝协商 云南广南推出非遗民俗“走亲游”》
近日,云南省广南县者兔乡里夺村的壮家吊脚楼里,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引领‘走亲游’ 文旅融合促增收”“双语”院坝协商议事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通过协商推出广南县第一条特色非遗民俗乡愁“走亲游”旅游线路,推动文旅融合,助力群众创业增收。
2014年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里夺村,隶属于广南县者兔乡者妈村委会,是一个有447户的壮族聚居村。村内壮民俗文化厚重,弄娅歪、纸马舞、兵器舞、手巾舞等非遗技艺保存完整,是县、乡重点打造的杆栏式民居保护示范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示范村、小记者研学基地。
九龙山博吉金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者兔乡西北12公里处,是珠江水系西洋江、清水江和驮娘江的源头之一,拥有7000余亩原始森林的九龙山是体验壮乡风情、亲近山水自然、享受天然氧吧的美妙境地,颇受游客青睐。
县政协在调研中发现,依托独具特色的民族建筑和丰富的非遗民俗文化,近年来,者兔乡成功举办的三月花街节系列活动深受欢迎。如何挖掘壮文化独特魅力,让璀璨非遗文化绽放时代芳华,实现传统村落保护与产业发展双推进,探索文旅发展新业态,促使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当前急需乡村干部破解的难题。
“请大家为非遗民俗“走亲游”路线建言献策,找出增收致富的金点子、好创意……”随着主持人、县政协办公室主任廖占富接地气的壮语主持,现场立即“升温”。参加会议的县政协文学委、教科卫体委负责人,乡、村干部,部分县政协委员,里夺、那拉村群众代表、县壮学会负责人纷纷打开话匣子。
“希望借助资源优势,打造九龙山——里夺村非遗民俗乡愁‘走亲游’旅游路线,优化旅游线路,充实旅游内容,增加群众收入。”者妈村委会副主任李红斌首先开门见山表明态度。“里夺有弄娅歪、花糯米等民俗美食和保护完好的传统村落,村内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可以发展旅游业。”村民汪佩龙、汪成业点头附和。“目前村里开展文化活动都是自娱自乐,希望能够通过发展旅游实实在在增加收入。”村民陆佩仙说。
位于九龙山脚的革佣村委会那拉村选出3名村民前来共商两村旅游联合发展。“九龙山游客逐渐增多,但都是到此一游,村民基本上没有收入,同意联合开展‘走亲游’。”那拉村民陆华兵提出看法。“可外出学习先进经验,通过合作社抱团发展,打响旅游线路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政协委员农方艳认为。
特邀参加会议的县壮学会会长梁大艳建议:走茶文旅融合发展路子,主打“乡愁”品牌,丰富旅游内容,提高接待服务水平,开发有民族特色的伴手礼。者兔乡党委副书记黄江雄表示:乡上将结合乡村振兴,积极争取扶持,保护第一、有序开发,打造全域旅游为主的者兔乡村旅游模式,推动文旅融合促农增收。
会议协商形成四条共识:把九龙山博吉金国家森林公园——里夺村纳入非遗民俗乡愁“走亲游”旅游路线;“走亲游”收取每人128元费用,含往返车费30元/人,进山维护费18元/人,餐费40元/人,表演费40元/人;“走亲游”由旅行社组织开展,里夺村组织好文艺表演;由县壮学会、非遗中心牵头做好里夺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旅游规划指导。
(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农庆华 廖占富 罗嫒龄 胡远燕)
《云南广南:“院坝协商”红利多 村寨盛开“文明花”》
协商听民愿,议事解民忧。今年来,云南省广南县政协把“院坝协商”会场搬到农家院落,让村民“当家做主”,通过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有效疏通基层治理“堵点”,一个个困扰多年的“急难愁盼”问题迎刃而解,新时代基层政协“有事好商量”的生动实践得以在广南“开花结果”。
新鲜,政协的“群众会”真给力!
时下,“政协来村里组织开‘群众会’”成了广南县乡村群众津津乐道的话题。今年4月19日,五珠乡云盘山村小组“补短板、兴产业,建设富美新瑶寨”院坝协商现场会打响了广南院坝协商的“第一炮”,达成的“补法治短板、成立产业协会、修建道路护栏”等协商共识深得民心,村民个个笑逐颜开,观摩会议的县政协、相关部门、18个乡(镇)负责人更是受益匪浅。
5月24日,莲城镇“北宁小区规范化管理”院坝协商会在小区凉亭内举行,县委书记普建勇现场旁听后,连声称赞县政协搭建的“院坝协调”平台非常好,面对面商量解决民生难题,并叮嘱一定要把协商成果落实好。
为开好“群众会”,广南县政协煞费苦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下好院坝协商“先手棋”。主席班子带队,县、乡、村三级联动,深入乡村开展议题 “大排查”调研,察民情知民意,聚焦群众当前所需,“七上瑶寨云盘山”“八下热区西洋街”“数次探访北宁小区”成为工作常态,精心遴选出20件“院坝协商”协商议题。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坚持不调研不协商、先调研后协商,每个议题商前“一线”调研至少3次以上,县政协还与乡镇、部门多次反复研判,拿出了“最优”方案,确保协商取得实效。说起院坝协商的便利、高效,乡村干部和群众赞不绝口。“大家坐在一起好说好商量的,群众有什么烦心事,都可以商量来解决,能够帮老百姓办实事,谁都愿意参加。”
方便,协商会开到家门口了!
时下,围坐在壮乡苗岭瑶山彝寨农家小院内听“院坝协商”在广南乡村蔚然成风。议事会开到了群众家门口,打通基层协商的“最后一堵墙”。广南县搭建好协商平台,规范建设18个乡(镇)“委员工作室”和“协商在基层”协商议事室,逐步在每个乡(镇)选择1个条件成熟的村委会建立村级“院坝协商”议事室。“有事商量着办,村里人都知道”一时成为群众的口头禅。
夏日的阳光下,五珠乡云盘山村内墙体上,闪闪发光的“有事好商量,共筑同心墙”标语分外鲜艳醒目。村民潘文珍、李文美因过道争执结怨多年,借助村里开展院坝协商的东风,双方心平气和坐下来,放下心中多年的芥蒂,潘文珍让出3米道路,通过商量共同出资1.5万元修建了15米挡墙,多年的纠纷终于划上圆满句号。
委员、干部和群众在院坝里说事,在板凳上交心,面对面协商,零距离交流,在群众中议事,在协商中成事,实现基层治理工作由“干部说了算”向“大家商量办”的可喜转变。“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众人商量”的协商理念深入人心,协商民主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实在,有事找政协帮解决!
以小切口解决大民生,议事议到点子上,协商商到紧要处,“院坝协商”迅速打出“精准拳”,“文明之花”在广南村寨绚丽绽放。
杨柳井乡西洋街“自成村”治理难题困扰乡村干部五十余年,“院坝协商”商出“成立村小组、建立党支部、修建饮水池”等“新招”,短短两个多月各项成果落地落实,为全县“自成村”治理难寻找出治理模式。黑支果乡阿痛彝寨污水横流、亮化不够、臭气熏天等成为“新痛点”,“院坝协商”对症下药开出了“建设排污沟、安装太阳能路灯、修建无害化公厕”等“实招”,为阿痛村清除“痛脚”。
12个村正在补齐法治短板,3条村组道路建设提上议事日程,6个村供水设施建设和水源点污染治理正紧锣密鼓建设中,5个村庄漆黑的夜晚即将被明亮的路灯点亮,3个村计划安装监控守护安全 ,珠街长冲梨、坝美镇柑橘等4个产业发展协会成立了……
“院坝协商”交出一张“干货满满”的成绩单,乡村干部很自豪,群众非常满意。广南县“院坝协商”跑出了“加速度”。截止6月15日,2023年计划开展的20场“院坝协商”议事会全部完成,487人次参与协商,旁听群众近千人次,达成共识66条,解决问题71个。
(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农庆华 罗嫒龄)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
(编辑:杨璐裴 排版:张振飞 二审:资云波 终审:周味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