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看广西港口建设之干 思富宁港口建设之变——州政协考察组赴广西考察港口经济见闻
发布时间:2023-07-19 16:56:09
通江达海是文山人民的百年梦想,随着珠江航运云南富宁港(简称“富宁港”)二期及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建设拉开帷幕,文山人民转身向海的梦想即将实现。为推动富宁港及相关通航设施高质量建设,7月12日至15日,文山州政协组织省、州、县三级政协委员会同水运建设专家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学习借鉴沿海发达地区港口经济发展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典型。
经济腹地示意图
考察组一行先后赴钦州市、南宁市、百色市,详细了解平陆运河项目、港口码头建设、临港产业布局、产业供应链配套等情况,一路参观、一路学习、一路思考、一路借鉴,观平陆运河建设之“大手笔”,叹北部湾钦州自动化码头运营之“高智能”,喜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建设之“高精尖”,展望富宁港抢抓国家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机遇,全力建设“珠江第一港”升级版,倾力打造云南转身向海黄金水道的美好前景。
考察广西港口经济发展,不能不到被称为“世纪工程”的平陆运河项目考察学习。
平陆运河是中华民族自京杭大运河后千百年来开建的第一个运河工程,是我国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运河工程跨越广西南宁市、横州市、钦州市,始于南宁市下游西津水库沙坪河口,经平塘村沿河南下,跨沙坪河与钦江支流旧州江分水岭,经陆屋镇入钦江南下,最后进入北部湾钦州港出海。
平陆运河建设远景
位于钦州市的平陆运河青年枢纽项目,是考察组此行的第一站。
从项目建设指挥台向钦江远岸望去,几十台机械设备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挖掘机的轰隆声与川流不息的卡车鸣笛声交织在一起,描绘了一幅紧锣密鼓的建设图景,让人切身感受到广西建设平陆运河的决心和魄力。
“全长约135公里,总投资727亿元,土石开挖方量是三峡工程的3倍,每公里造价高达5亿多元,为何要花费大价开建这条运河?”
据介绍,平陆运河是广西乃至祖国西南、中南地区亿吨级水运交通“大动脉”,项目设计为Ⅰ级航道,可通航5000吨级内河船舶,以发展航运为主,结合供水、灌溉、防洪、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功能。运河通过左江、右江、黔江、柳江等多条支流,连通贵州、云南。
位于南宁市的邕宁枢纽船闸,日均通航80-100艘千吨级的船舶
建成后,南宁经平陆运河由北部湾钦州港出海里程仅291公里,比经广东出海缩短560多公里,实现西南地区内河航道与海洋运输直接贯通,极大释放航运优势和潜力。可以这样理解,平陆运河的建设,开辟了我国与东盟贸易往来的便捷水运通道,发展战略意义深远。
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考察组一行深为感慨,富宁港与平陆运河一水相连,平陆运河项目开建,为富宁港建设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如果文山抢抓平陆运河建设发展机遇,富宁港及相关通航设施与平陆运河同期建成投用,文山的粮食、矿产等大宗货物进出口将无须再绕道广东,沿水路通过平陆运河出海,航程将缩短560公里,可为文山经济发展节约大量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因此,抢抓平陆运河建设机遇,倾力打造云南转身向海黄金水道,对于文山来说,迫在眉睫。
位于富宁县剥隘镇的富宁港,是右江通道珠江上游的第一级港口,是交通运输部规划的珠江航运16个重要港口之一,也是国务院支持云南实施桥头堡建设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之一。富宁港依托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在富宁县境内形成的600多公里的库岸线和300多公里深水航道而规划建设,被赋予“云南从这里走向大海”的使命。
北部湾钦州自动化码头一角
作为“珠江第一港”,未来几年,富宁港该如何建设发展融入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带着这样的疑问,考察组一行来到北部湾智慧港口建设的标志性项目——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码头。
站在钦州自动化码头的观景台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下,宽阔的港岸线向远处延伸,数以千计的集装箱整齐有序地堆放于港口,无人驾驶的大卡车正沿着港口的U型车道有序拖运集装箱,远处的机吊设备正为停靠于港口的货轮装卸,虽然看不到一名工人的身影,但整个港口的集装箱货物调运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据介绍,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码头建有2个10万吨级集装箱船泊位、2个20万吨级集装箱船泊位,整体通过能力为260万标箱。港口配备了先进智能、高效节能的自动化装卸设备,研发应用了若干自动化信息系统,全面实现了作业自动化。该港口是继青岛、上海后,又一个全球范围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此外,项目设计的“U”型方案为世界首创,代表了最新一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模式。
钦州自动化码头一角
同时,钦州自动化码头还是全国第一个“海铁联运”自动化码头,配套建设了货运铁路专线,实现了货物“下船即上车、下车即上船”。“海铁联运”模式大大缓解了港口吞吐能力紧张的现状,全力破除北部湾港远洋航线开行的基础设施瓶颈,对打造北部湾国际枢纽海港、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几年,随着云南富宁港建成投用,从咱们富宁港发出的1000吨级货轮,经由右江航道、平陆运河,就是来到这里靠港卸货!”展望未来,考察组一行难掩内心的激动。
智能、高效、绿色、便捷的北部湾钦州智慧集装箱码头,为世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贡献了可推广复制的“北部湾方案”,同时也为云南富宁港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富宁港应紧抓滇桂沿边铁路规划建设的宝贵时机,同步规划建设一条货运专线,由滇桂沿边铁路富宁南站搭至富宁港,实现富宁港货物“下船即上车、下车即上船”。同时,尽最大能力配套建设码头自动化装备,为富宁港长远发展提供智能支撑。
智慧码头配备的自动化操作系统之一
为什么要建设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对于这一问题,或许有人了解甚少。在此行考察中,建设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的必要性、紧迫性,及其战略发展意义,随着考察学习的不断深入,诸多疑问一一明晰。
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建设现场
众所周知,大型船舶需得在相对平缓的水面方能航行致远。然而,大江大河的分布、流向是因亿万年来的地理地貌而形成的,不同的河流其水位并不相同,甚至同一条河流的不同段面,其水位也不相同。江河航道水位存在高差,就必须修建通航设施(又称船闸)以供大型船舶通行。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就是船舶从富宁港出海必经的第一道船闸。
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项目,是此次考察的最后一站。
该项目位于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距离富宁港66公里,是富宁港建成后实现通航的关键项目。项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交通运输部主导、滇桂两省(区)共同建设,概算总投资50.17亿元。项目建设规模为通航2×500吨级船队,兼顾1000吨级单船,主体工程于2022年8月全面动工,将于2026年6月底建成试通航。
据介绍,该项目采用“船闸+垂直升船机”组合方案设计,由船闸、中间渠道、挡水土坝、通航渡槽及其挡洪检修闸、垂直升船机和辅助船闸组成,通航设施线路全长4384米。其核心工程为垂直升船机,可形象比喻为“搭载船舶的电梯”。通航设施总提升高度为113.6米,相当于37层高楼,该项目建设完毕,可实现“水往高处走、船在天上游、轮船坐电梯”的奇观。
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的核心工程垂直升船机模型
除了外观设计之巧夺天工,该项目在水运设施建设业内还将创下多项“世界第一”和“国内首建”:
一是世界首座同时建有省水船闸和升船机的通航枢纽;
二是世界提升重量最大的全平衡钢丝绳卷扬式升船机;
三是世界长度最长、尺度最大的通航工程中间渠道;
四是世界提升重量第二位的升船机;
五是国内首建高水头带独立省水池的省水船闸。此外,该项目还突出利用天然山谷修建、绿色环保的特点。
“看广西港口建设之干”,要落实到“思富宁港口建设之变”,从广西返程,考察组一行来到富宁港开展实地调研。
随着2022年11月富宁港(二期)工程实质性开工、持续性建设,拉开了文山州大宗物资通过水运近距离走向大海的序幕。如今的富宁港,几十台大型机械每天不停地作业,建设者脚步匆忙,规划建设的4个港区泊位已初具规模。
“决心奋斗三五载,誓要文山争上游”,这是富宁港建设者们最骄傲和自豪的职责与使命,所有人勠力同心,只为实现一个共同的愿望——早日承接1000吨级运输船舶在富宁港停靠。
珠江航运云南富宁港规划布局图
据介绍,富宁港总体规划5.6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85平方公里,陆域面积2.82平方公里,保留一期工程已建成的1个500吨级客运泊位,二期规划新建20个泊位及港口相关附属设施。其中,新建500吨级客运泊位1个,1000吨级集装箱泊位6个,1000吨级件杂货泊位11个,1000吨级散货泊位2个,以及由富宁港连接G80广昆高速剥隘收费站的疏港公路。
富宁港建成后,1000吨级船舶可通过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经右江、进珠江,出“两广”、达港澳,真正发挥“通江达海”的作用。项目对促进云南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度对接并融入北部湾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通过精心谋划临港产业布局、产业链供应链配套等,打造“港城园旅”融合发展的省级港口型物流枢纽,构建“公、铁、水”多式联运枢纽,富宁港预计每年可诱发拉动全州乃至全省经济增长70亿元以上,成为文山新的经济增长极。这对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以及新时代右江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展望2026年,富宁港将与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平陆运河工程等国家重大战略性项目同步完工,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布局,云南人将拥有一条便捷、高效的水路运输新通道。
届时,粮食、矿产、砂石、木材等大宗货物运输及贸易将聚集文山,货物、人流聚集效应将带动全州交通物流、港口、文旅等快速发展。
届时,云南“转身向海”的百年梦想将照进现实,文山“融东”图强的发展蓝图将擘画成真。
(记者:杨发慧)
(编辑:毛雪勰 排版:向传帅 责编:关韦伟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