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蓝与白的惊艳碰撞!这场蜡染展每一件都太“宝藏”
发布时间:2024-08-15 18:41:28
文网讯 8月15日,文山市城南中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师生作品展在文山州博物馆二楼交流展厅开展,展期从8月15日至9月15日。
“简单的蓝、白两种颜色,通过线条、色彩搭配、深浅调配等把图案变得生动立体,太惊艳了!”前来参观的市民纷纷举起手机拍照,感叹蜡染作品之美。
本次展览,文山市城南中学师生们创作的200多幅蜡染作品惊艳亮相,风格特征各异,主题多样,造型外观和图案设计创新十足,不少作品还与文山三七、坡芽歌书、文山标志性建筑等主题和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让非遗技艺与文山本土元素进行“对话”。
本次展出作品还包括苗族传统蜡染纹样系列、书画系列、十二生肖布艺文创系列,以及茶艺用品系列、服饰头饰系列、文具系列等。
据了解,蜡染是文山苗族文化中具有重要代表性的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苗族衣裙上的蜡染图案,是其迁徙历史的记录,被视为苗族的“无字史书”,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在文山苗族文化传承中有着重要作用。文山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蜡染技艺”于2013年6月被列入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学习和创作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让我感受到苗族传统蜡染技艺的魅力,我还深入学习了解了这项非遗技艺背后的历史文化,也增进我对苗族文化的了解。”文山市城南中学学生翟川云说。
“我是高一开始学习蜡染课程的,蜡染制作过程比较细致繁琐,能够磨练人的耐心,锻炼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我也在创作中感受到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明白了苗族蜡染传统手工技艺需要保护和传承,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值得我们学习。”文山市城南中学学生刘兴强告诉记者。
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走高中阶段学校特色化发展之路,2022年,文山市城南中学对美育体育课程进行了改革创新,实施艺体选课走班制度,开设26门校本课程,将蜡染课程列入美术校本课程之一,并成立蜡染工作室,为学生搭建学习和传承苗族蜡染技艺的平台。工作室成立以来,平均每年吸引200多名学生踊跃参加。2023年11月,文山市城南中学蜡染工作室被文山市文化和旅游局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蜡染技艺传承基地”称号。
“本次策展筹备时间长达两年,是文山市城南中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蜡染技艺教学以来,蜡染技艺教学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的集中展现。”文山市城南中学校长刘丕淑介绍,下一步,文山市城南中学将持续推进“五育并举”育人模式探索,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让特色校本课程“赋能”学生成长,助力学生多元发展。
(记者:何昕霖)
(编辑:唐雪娇 排版:冯鹤 责编:刘虹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