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强国复兴有我·教育之星丨陈武祥:“一直教下去,教到我走不动为止”

发布时间:2024-09-12 16:07:22  

开栏语: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大力营造爱国奉献、团结奋进的浓厚社会氛围,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推出“强国复兴有我”系列主题报道。选取教育、医疗、科研、文化、民族团结等具有代表性的行业部门以及其他行业的75个人物,聚焦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奋进新时代,在各自岗位默默奋斗、干事创业的感人故事,全面反映文山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文山实践的新进程新成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礼。

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首先推出“强国复兴有我·教育之星”专栏,展示文山教师风采。今天一起来了解富宁县田蓬镇教师陈武祥的故事。

清晨5:30,天边白光微露,深山里的村子静谧无声。

陈武祥已起床洗漱完毕,穿好外套骑上摩托车,前往2公里外的大坪子村小学。检查校内外环境卫生、解锁开门、准备一天的课程……虽然已退下校长岗位多年,干了一辈子教育工作的陈武祥却早把这些当作日常。

富宁县田蓬镇与越南接壤,群峦叠嶂、偏远难抵,在田蓬镇大坪子村出生长大的陈武祥却并未被大山遮住眼帘,从小心存高远,勤奋好学。作为家中大哥,陈武祥早早学会为贫困的家庭分担,照顾5个弟妹。幸运的是,陈武祥刚上小学就遇到一位好老师,为他指明了未来的路。

“陈老师带我唱歌、跳舞,还跟我爹妈说‘这个孩子很聪明,以后可以当老师,是很光荣、受人尊敬的工作’。”在陈姓女老师的帮助下,陈武祥得以继续上学,成绩优异,读小学时接连跳级,并顺利读完了初中、高中。

1980年高中毕业后,16岁的陈武祥被文山卫生学校录取,但他放弃了成为医生的机会,坚定理想加入了教师队伍。第一站便被派驻到一个偏远村寨的民办小学,独自一人教两个班的瑶族学生。面对一句汉语都不会的孩子们,年轻的陈武祥不怕困难,在村里找了一位翻译从旁协助,从“一、二、三”的发音开始教起。

一年后,由于表现优异,陈武祥被调回家乡大坪子村完小任教,稳定的工作并没有让他停止追求自我的进步。1985年,陈武祥考上文山师范学校,脱岗三年进修,系统学习了教育学相关课程,为后来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木卓、庙坝等村完小任校长期间,陈武祥严抓环境卫生和作风纪律。他率先垂范,每周一至周六早上6点就到学校,并实行“听课讲评”制度,将各班学习情况分为“好中差”三等,针对具体情况给教师下任务、促成绩……一系列措施使得原本脏乱差的校园环境整洁有序,松散混乱的教师队伍也得到了整顿,学生行为礼貌水平显著提高,升学率也从原来的60%左右提升至100%。

30多年间,陈武祥辗转田蓬镇多个村小、完小任职、任教,频繁的调任加上交通不便,使他无暇顾及家庭,陈武祥却表示无怨无悔,他说:“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经历过贫瘠无知的年代,陈武祥深知教育对于大山里的孩子尤为重要。“这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如果没有我们老师去帮助他、关心他,不能返校读书的话,以后的生活寸步难行。”为此,陈武祥曾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为多名学生垫交书费、改善生活。如今,这些学生都已成才,在各行各业有所成就,真正靠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即将年满60岁的陈武祥至今仍坚持在教学一线,担任毕业班的数学及自然科学课老师,日渐佝偻的背脊无法停下他的脚步,只因这是他最热爱的教育事业。

“我想一直教下去,一直教到我走不动为止。”陈武祥说。

(记者:徐珺 张麟)

(编辑:刘虹 排版:陆军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