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黄金大通道改变了啥?《经济日报》聚焦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一周年
发布时间:2022-12-31 13:10:08
12月30日
《经济日报》调查版
整版聚焦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一周年
一条铁路,缩短了中老两国时空距离,促进了沿线贸易产业发展,让边陲小镇热闹起来,让民心连接更加紧密……作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一年多来,对沿线贸易促进效果明显,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显现。一年多来,这条铁路运营具体情况如何?沿线城市和两国人民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
列车呼啸,一路向前。连接中国云南昆明和老挝首都万象的中老铁路,如今已开通运营满一年。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和中老两国互利合作旗舰项目,中老铁路打通了中国通往东南亚地区的黄金大通道。一年多来,各方齐心协力把铁路维护好、运营好,把沿线开发好、建设好,造福了两国民众。
中老两国山同脉、水同源,自古以来亲仁善邻。2019年4月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签署以来,中老双方凝心聚力,推动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将中老铁路打造成为中老人民的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不仅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共建“一带一路”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示范。
一年多来
这条铁路运营建设得怎么样?
黄金大通道作用成效如何?
沿线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
近日
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建设国际化口岸城市
早上8点06分,停靠在昆明站的C384次列车从站台缓缓启动,穿过清晨的薄雾,列车一路向南,经过4个多小时的旅程后,准时到达磨憨站。
中老铁路磨憨站联通中老两国,为国际运输展开一个新的运输格局。姚巍 摄
截至目前,昆明在磨憨初步谋划重点项目81个,涉及市政设施、商贸仓储物流、园区基础设施、综合交通等领域,总投资超过630亿元。这些项目的建成将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提高磨憨人口承载能力、产业集聚能力和长期发展能力。

中老铁路磨憨站。人民网记者 程浩 摄
连接两国的幸福之路

云南大学在读博士生闻鹏宇是一名老挝人,他对中老铁路的建设深有感触:“每次乘坐中老铁路动车我都非常激动,不仅是回家更快更方便,重要的是这条铁路对老挝的帮助很大,极大促进了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条连接两国的幸福路。”
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内,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从这里出发,驶向老挝。杨紫轩 摄
调查手记
互联互通 共同发展
中老铁路正式通车运营一年多来,全线开通24个客货运站,累计发送旅客85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过千万吨,国际货运总值突破百亿元,货物品类从初期10多种拓展至1200多种,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往来于纳磨站的货运列车
数据带来的直观感受是铁路大动脉对贸易促进效果明显,其背后则意味着中老铁路赋能开放的意义凸显。作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提供了新的多双边合作互利共赢实践样本,国际示范效应开始显现。一条铁路不仅促进了中老两国人员交流,还拉动了沿线旅游、农业、物流等产业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为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生动实践。一年多来,围绕着中老两国延伸到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区域物流网络正在形成,中老铁路成为区域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新典范。可以说,中老铁路“黄金线路”实至名归。
当然,要把铁路运营好,把沿线开发好,让黄金大通道发挥更大作用,还需各方协作,共同推动。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 供图 杨林 摄
此外,还要推动中老铁路与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实现战略对接,形成良性互动,扩大国际影响,将其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良好美誉度的品牌。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刘梅 排版:尹颖 二审:侯佑琴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