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工作队驻村扶贫:为了一方脱贫不言苦

发布时间:2017-08-23 10:56:13   阅读 10078  

——记砚山县驻维摩乡阿伍村工作队

 

  “去年以来,驻村工作队人员三天两头进村入户帮扶我们,让我们住上安居房,过幸福日子,而他们中无人叫苦和累。更想不到的是8月10日这天是我一生难忘的日子,文山州委书记童志云会走进了我家问寒问暖,并递给我一笔慰问金,使我终身难忘党的恩情。”今年84岁的砚山县维摩乡阿伍村委会竹棚村民小组村民刘绍仙感慨地说。

  砚山县维摩乡阿伍行政村辖16个自然村,19个村小组, 2016年末统计,有总人口1236户5674人,全村23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石漠化严重,农户饮水主要以小水窖为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危房普遍存在,处于深度贫困中,有不少成年男人穷得娶不上媳妇。虽然经一轮又一轮扶贫工作的推进,但是,与全国全省全州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差距较大。如竹棚村民小组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环境下苦熬,36户人家就有25户是建档立卡户。为改变这一现状,砚山县委、县政府,维摩乡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门根据上级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强化对阿伍行政村的支持帮扶力度。于是。从去年起派出农村工作经验较强的工作队进驻阿伍村,到今年初已达6人。工作队进驻阿伍村后,自觉遵守《云南省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手册》,坚持自带行李,集体住宿,吃住在村,强化日常管理、牢记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严格驻村工作纪律,立志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积极投入精准扶贫工作之中,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阿伍行政村里的农户大多数以小水窖解决安全饮用水问题,为不给当地群众增加负担,工作队员们自费从20多公里的地方拉水进村入窖,并实行节约用水。

  村两委的厨房年久失修而漏雨,队员们凑钱买来石棉瓦搭建遮风挡雨,以此确保集体就餐。

  村两委办公用房进入装修阶段,队员们晚上打开被子在房间入睡,天亮收起,做到不影响施工。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抱团”攻坚,实行分工合作,人人肩上有指标,并把重点放在贫困户相关信息调查,“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及异地搬迁上。对贫困户相关信息调查,面大时间紧,而农户白天都去做农活了,队员们坚持早出晚归,有的村民小组距离村两委所在地较远,往返需要4个多小时,不少时间工作到深夜12点多钟了,可还得往回赶,睡下休息不到4小时又得起床,天蒙蒙亮上路。只有这样持续发力,才能完成全村的精准扶贫任务。

  “县、乡两级党委、政府作出将竹棚村民小组整体易地搬迁到炭房的决策。工作队既要当宣传员,信息传递员,又要做好产业规划,每月光到这个村不下10次,且每次进村都要到特困户刘绍仙家里面对面帮扶。”驻村工作队长彭云鹤如是说。

  “自己明年就要退休了,参加工作35年来,下乡是常事,可这次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30多天不回城一次,还没出现过呢。”工作队员严廷高谈出了这般肺腑之言。

  几多辛苦,几多收获。驻阿伍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团结拼搏,狠抓动态管理,识别不精准给予剔除34户179人,新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54户207人,易地搬迁59户313人。在“五网”基础设施建设中,完成改造田冲老寨和绿塘子水坝、灌沟;老凹腾、新发寨、大母其、田冲老寨、田冲新寨、以品德村中道路水泥路面硬化及部分村寨与省道连接线的路基建设;同时正加紧村两委办公用房已进入装修及村卫生室和公厕建设。易地搬迁稳步推进,将在春季前全面实现。这一成绩的取得,是与工作队认真履职,忘我工作分不开的,之所以获得了群众的好口碑。

  (吴景锋 胡衡)

  (编辑:程于蓝)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