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西畴县:合作发展“金钥匙”打开贫困户致富门

发布时间:2018-06-05 15:53:54   阅读 10414  

  近年来,西畴县针对部分贫困户缺技术、缺劳力,自身发展能力不足、持续增收难的问题。提出了合作发展脱贫路径,探索出“社信合作、社企合作、社员合作、消费合作、劳务合作”五种合作发展模式,西畴县兴牧牧业有限公司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巧借劳务合作、消费合作“金钥匙”发展循环经济,破解贫困农户持续增收难题。
  实施劳务合作破解持续增收难。通过政府引导、村委协调,合作社牵头建立劳务代养点,依靠技术成熟、养殖规范、实力较强的兴牧牧业有限公司带动贫困农户发展。公司将培育出的猪幼崽无偿交由合作社代养点饲养,并承担饲养成本,免费提供技术、防疫服务,合作社代养点不承担任何风险,育肥后公司定向回收,每头猪向代养合作社支付150元---200元代养费作为合作社社员的收益分配,实现贫困群众增收。全县计划实施5个代养点,目前西洒镇瓦厂、法斗乡老何寨、法斗乡山背后3个代养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公司生猪养殖场生猪存栏8000余头,其中种猪和能繁母猪存栏1100头;3个代养点生猪存栏3300余头;兴街镇兴隆代养点(养殖规模1000头)6月底可投入试运营,兴街镇磨合代养点(养殖规模1000头)场房建设预计6月底竣工,劳务合作将带动7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代养增收。
  位于西洒镇瓦厂村委会夹山村小组的新森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国家高检院和上海虹口区的支持下,与西畴兴牧公司合作,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营模式,共投资415余万元,主要从事酿酒、生猪代养、能繁母猪养殖,可实现生猪存栏1200头,年出栏2400头,母猪养殖80头,年产酒30000斤。目前第一批猪950头已出栏919头,收益13.78万元,溪泉酒厂出酒6000斤,收益6万元,能繁母猪养殖点刚投入运营。合作社成立以来共发展社员39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为增加贫困农户收益,合作社将固定资产收益50%量化到瓦厂190户建档立卡户,30%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由合作社社员分配,今年底参与入股的贫困户社员可实现增收2100元以上,未入股享受资产量化收益的建档立卡户科实现增收1600元以上,建档立卡户户均增收1616元。
  实施消费合作破解持续增收难。有条件的挂包帮帮扶单位与合作社签订农特产品订购协议,每年定向采购支持合作社发展,合作社优先面向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收购农特产业实现贫困群众增收。同时每年从合作社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作为挂包帮单位所帮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收益分配,实现贫困群众增收。目前,省第一人民医院已与兴牧牧业有限公司长期合作,提取消费总额的5%作为贫困户收益分配。2016年以来,共完成农产品销售1000余万元,带动226户农户户均增收2803元。
  发展循环经济破解持续增收难。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让群众掌握致富本领,变“输血”为“造血”。发动党员干部牵头成立慧众、新森两个养殖合作社,吸收53户204名贫困群众入社,入股贫困群众可通过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劳力入股、技术入股等方式实现增收。利用养殖场所产出农家肥和沼气液发展绿色环保农产品,在养猪场周边发展种养殖业,尝试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收益,同时有效地保护了环境,并让周围群众得到了更多收益。2018年兴牧公司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将沼气液管引至距养殖场6公里外的下岜基种植蔬菜670亩,发展渔业养殖30余亩,慧众、新森两个养殖合作社在养殖场周边种植环保蔬菜400余亩,柑橘200余亩。同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技术酿造包谷酒,既可为合作社养殖场提供饲料,又可为合作合创造经济效益。借助西畴县打造汤谷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示范村的东风,扶持成立乜星、郎星两个旅游专业合作社,牵头发展壮乡农家乐。
  在劳务合作、消费合作方面,西畴县兴牧牧业有限公司为西畴本地企业落实社会扶贫树立了标杆。通过实施合作发展,既解决了贫困群众绿色可持续增收难题,也缓解了企业、合作社发展资金压力,实现贫困群众与合作社、企业发展“双赢”目标,同时也促进了产业的规模化、科学化、集约化、规范化发展。
  (特约记者:钟先培)
  (编辑:刘梅)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