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王富元:昔日建档立卡户 今夕致富带头人
发布时间:2017-08-31 11:22:51 阅读 10012
年收入从几千元到现在的几万元,砚山县蚌峨乡板榔村委会施厂村小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富元笑得合不拢嘴。
“多亏了精准扶贫的好政策,让我们终于脱下‘贫困户’的帽子,怎么能不开心?”在蚌峨乡板榔村委会施厂村,今年56岁的村民王富元一边微笑地介绍着自己的脱贫经历,一边忙着给牛舍里的10头黄牛喂草。
从曾经的贫困户到现在的脱贫户,对于王富元一家来说非常不容易。“以前全家一年就几千块,现在一年好几万块!”王富元告诉记者,儿子到文山当上门女婿了,现在家里只有三口人,妻子老实本分,没有文化,自己又要照顾82岁的老母亲,以前他们全家只能靠耕种五亩田地过日子,生活很艰难。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有了政府的扶贫政策支持,王富元大着胆子借了五万块钱,盖起了标准化的新牛舍,开始养牛、养鸡,每年的收入达到了三万多元。两年半的时间,王富元就脱下了贫困户的帽子。
据了解,王富元所在的施厂村小组是一个土地贫瘠、交通落后的苗族村寨,全村17户农户就有12户农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当过村小组干部的王富元脱贫致富后,如何让全村群众脱贫和脱贫后村里应该怎么发展,成为了他一直思考的问题。为此,在村里威望极高的王富元积极走访贫困户了解他们的发展需求,动员贫困户们进行本地黄牛的养殖,组织群众建盖牛厩进行养牛。在他的带动下,施厂村的5户贫困户已养牛达到40余头。考虑到养牛产业太过于单一,王富元又组织了7户农户建盖鸡舍计划养殖商品鸡2000余只,本地土鸡180只。
除了传统的养殖,王富元还利用施厂村的青山绿水的自然条件搞起了特色养殖,发动自己的侄子王贵昌养殖野生斑鸠。王富元计划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发展野生斑鸠1000只,让王贵昌免费提供给贫困户养殖。目前,王贵昌已实验发展野生斑鸠300只。“我们是苗族村寨,大家都喜欢养鸟,老叔就让我试着发展野生斑鸠带动村民致富,我们打算发展到一千只以后,免费提供给贫困村民,带动他们发展,现在野生斑鸠每只可以卖到50元,上规模以后一年发展1000只斑鸠就可以有五万元的收入,这样不要几年,我们村里的经济就可以发展起来了”。王贵昌对发展野生斑鸠信心十足。
为了让施厂村的经济能够多元化发展,王富元还动员有劳力的农户外出务工8人,实现了年底收入80余万元。在王富元的带领下,曾经贫困的苗族村寨如今已面貌一新。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完成了安居房建设,搬进了新房入住。下一步,王富元还想继续发展壮大养牛产业,把产业做大做强,让村里的家家户户都实现规范化养牛。
回顾自己的脱贫历程,王富元感慨良多,他发现自己能做的还有很多。“施厂村的经济基础虽然很薄弱,但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我有信心能够带领乡亲们一起走得更好,更远。”王富元说。
(特约记者 李兴伟)
(编辑:侯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