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长岭街村的致富路
发布时间:2018-07-25 09:23:09 阅读 11413
2015年以来,砚山县维摩乡长岭街村党委从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产业发展等方面精准发力,走出了一条民族文化与经济建设相融合的发展道路,从一个石漠化严重、生产生活水平落后的贫困村发展成一个地方特色鲜明、发展后劲深厚的新农村。
石漠化严重、农业生产先天不足、村党委软弱涣散……3年前,长岭街行政村的群众脱贫似乎看不到希望。3年后,当人们再度走进长岭街,全村干净整洁,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硬化的水泥路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文化广场上安装了健身器材,配备了篮球架、乒乓球桌……昔日的长岭街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长岭街村辖11个村小组,1099户4865人,杂居着汉、壮、彝、苗等民族。全村有党员131人,设村党委1个,村支部10个,非公组织联合支部2个,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6户594人。长岭街村整体石漠化严重,耕地贫瘠,水资源匮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主要种植辣椒、玉米、万寿菊、核桃,养殖黄牛、生猪、山羊等,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化程度底,传统粗放的经营模式突出。针对存在的资源现状,村党委提出了“两年脱贫,五年小康,十年致富”的脱贫目标。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长岭街村党委把全村划分为5个战场,每个战场都有党支部组织领导、宣传动员、深入开展脱贫工作。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当好三个大员,做好三个带头,即当好政策宣传员、项目监督员、矛盾调处员,公益事业带头干、占田占地带头让、发展产业带头闯。“我们实施的是每个村党委委员都挂钩到各村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党员缴费制度、党员活动主题日制度全部落实到个人,有什么重大事情我们都是集体讨论。每个星期一上午都有一个例会,这个例会就是总结上星期工作,党员的身份亮出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就体现出来了。”维摩乡长岭街村党委书记段朝辉向记者介绍。
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长岭街村党委坚持“党建扶贫双推进”,扶贫任务在哪里,党组织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扶贫难点在哪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扶贫开发到哪里,党建主体责任就跟进到哪里,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力做实以基层党建带领脱贫攻坚,以脱贫攻坚促进基层党建。经过3年的时间,目前全村已硬化5个村小组进村路,维修小坝塘6个,新建沟渠2条,架通7个村小组的自来水工程,建设旱地小水窖500口,实施危房改造215户,实施易地搬迁42户。
“改变村貌是第一步,如何让村民有一个稳定增收的渠道和路子,才是我们要做的最大的事情。”段朝辉说,村党委采取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及走村入户等方式,向群众宣讲精准扶贫各项惠民政策,访民情、听民意,跟大伙儿一起商量致富路子。
核桃寨村地处山区,适宜发展特色种植。长岭街村党委决定因地制宜,鼓励群众发展生态种植产业。得知村党委号召村民种植核桃、花椒、葡萄等经济林果,核桃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陆合云十分心动,他说:“家里土地少,我们书读得少,没有什么技术,现在我们加入合作社,苦得点钱就种植葡萄还有核桃。”
长岭街村党委书记段朝辉告诉记者,村里如今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产业,已通过土地流转累计种植核桃17961.9亩,花椒86.2亩。种植牧草600亩,出栏山羊1745只,出栏肉牛1351头,出栏肥猪8895头,出栏家禽20986只,种植辣椒11532亩,生姜632亩,烤烟366亩。开展了8期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培训结业1723人,组织外出务工483人。
为了让村民过上更好更幸福的日子,村党委积极探索,着力拓宽增收渠道,从发展专业合作社入手,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将扶贫互助资金和精准扶贫贷款作为贫困户的入股资金,让贫困户全员入股,以支部控股、贫困户持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抱团”脱贫致富。白沙坡村有良好的彝族刺绣基础,2014年荣获“云南省十大刺绣名村”荣誉称号。在村党委的引导下,村里成立了砚山县首家刺绣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培训+公司订单+合作社组织+成员生产”的发展模式,累计完成大中小型刺绣2000余幅,彝族服装160套,挂件2000余件,实现销售利润66.5万元,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昆明等大中城市并出口海外。带动了维摩乡、稼依镇、江那镇、干河乡、盘龙乡、平远镇等乡镇的1000余名妇女制作刺绣产品脱贫,培养出手艺精湛的绣娘200余名,为农村妇女搭建了新的就业平台。“村委会动员我们注册合作社。当时我做刺绣的时候还没有生产用房,村里的党员从当时的一所学校腾了两间房子给我。”回忆起当初的创业过程,砚山县纸艺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陆芬对长岭街村党委充满了感激。
在不断发展产业的同时,长岭街村党委还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大胆尝试农村电商发展模式,把农村电子商务接入远程教育和综合服务平台。由村综合服务平台操作员同时兼任电子商务代办员,引进公司负责投入资金、技术和销路,构建起党建引领的农村电商脱贫攻坚新载体,主动与本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将白沙坡刺绣、红土塘生猪、三尖山黑山羊、核桃寨土鸡蛋等农特产品放在平台销售,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使电子商务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结合在一起,促进群众脱贫致富。
(特约记者 李兴伟)
(排版:曾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