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弘扬“西畴精神” 决战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17-09-06 09:20:57   阅读 10003  

  ●姚齐贤

 

  文山虽然地处边塞,经济欠发达,但文山儿女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让南疆这片红土地时刻闪耀着精神的光茫。上世纪八十年代“艰苦奋战、无私奉献”的老山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标杆。正如三十年代的“井冈山精神”,四十年代的“延安精神”,五十年代的“志愿军精神”,六十年代的“雷锋精神”,七十年代的“改革精神”,还有九十年代的“抗洪精神”一样,深深镌刻在华夏民族精神的光荣榜上。

  2017年3月2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载了《云南西畴:石旮旯里劈出致富路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新闻,让“西畴精神”在国人面前再一次闪亮登场。文山各族人民不甘贫困、敢刨穷根、勇闯富路的精神风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得到了新的升华。我对于“西畴精神”的印象开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时省委、省政府在西畴县召开扶贫工作现场会。从媒体画面上我们清晰地听到看到,那一声声开山炸石的隆隆巨响,那一幕幕垒石造地的壮美景观……西畴人民没有被恶劣的生存条件所征服,而是用热血和汗水奏响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时代乐章。可以说,“西畴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提出的“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生动写照,已成为当前扶贫开发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决战脱贫攻坚无穷的力量源泉。

  早在1956年11月15日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告诫全党: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来讲是顶梁柱,对一个民族来说是脊梁骨,对一个人而言更是昂扬的斗志和冲天的士气。多少年来,尽管我们历尽沧桑,经历无数次边关战火的洗礼,但我们始终不溃不散,生生不息,演绎着苦熬不如苦干的无数辉煌。正是因为我们有“西畴精神”强大的动力支撑,才能够始终没有停下与共和国一同奋进的脚步,始终追寻着中国梦指引的方向。今天,文山还有马关、麻栗坡两县和318个行政村属于全国深度贫困县和深度贫困村范畴,面对占全州总人口11.7%的42.47万贫困人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继承和弘扬“西畴精神”,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胸怀贫困群众之苦,肩扛贫困群众之忧,拿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胆识和气魄,战天斗地,勇往直前,坚决打赢扶贫开发、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苦战硬战。

  天上不会掉馅饼,撸起袖子加油干。当下,致力扶贫开发、决战脱贫攻坚的行动令已经发出,决胜全面小康的大会战己经打响。铁肩担道义,承诺重于山。我们要以“西畴精神”为强大动力,用执著的追求和顽强的斗志,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加油干,以实际行动兑现让贫困群众如期脱贫致富的庄严承诺。

(编辑:程于蓝)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