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小康是干出来的,不是等靠要来的!”——州委书记童志云到西畴县调研侧记

发布时间:2017-09-20 07:44:08   阅读 12791  

  图为童志云在向谢成芬了解海子坝村的发展情况。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9月16日至17日,州委书记童志云深入西畴县兴街、西洒、蚌谷三个乡(镇)部分村寨,走访开创和践行“西畴精神”的干部群众代表,与他们一道重温“西畴精神”的探索实践,重读“西畴精神”的深刻内涵,重解“西畴精神”的时代价值。

  秋雨过后,西畴县兴街镇江龙村活动室的墙上,“小康是干出来的,不是等靠要来的”几个烫金大字格外醒目。

  “乡亲们有钱了,日子好过了,我心里头也就好过了!”走在江龙村的乡间小道上,两旁柚黄桔绿,老党员刘超仁向童志云讲述他的“入党记”和江龙村的“致富记”。

  刘超仁是58岁入的党,当时他已从学校退休回家安享晚年。那个时候,江龙村还很穷。刘超仁认为穷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带头人。于是,2003年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第二年成为了一名党员。入党以后,刘超仁就有了干事的舞台,更有了带着群众脱贫致富的责任。在他和其他党员的带领下,江龙人不等不靠,集资投劳,率先在全县自建新农村,大干基础设施,大搞生态恢复建设,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柑桔产业。如今的江龙,水泥路环村绕寨,满山树木郁郁葱葱,数百亩柑桔硕果满枝,农家房屋焕然一新,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党委、政府要感谢你,你一个人带动了一个村,大家都要向你学习。”临行时,童志云勉励刘超仁再接再厉,抓好乡风文明建设和推广普及现代科技,让江龙再上新台阶。

  告别刘超仁,童志云来到西洒镇岩头村。岩头现在很出名,起因就是村里的15户人家用了12年,在悬崖峭壁上劈出了一条一公里长4米宽的进村路,圆了八代人的公路梦。岩头村民在路边一块大岩石上刻上了“实干”两个大字。

  “绝不能让大岩子挡住我们的致富路,哪怕是全部用錾子錾,我们也要錾出一条通村的公路!”村小组长李华明向童志云讲述岩头村的“修路记”。

  “以前岩头的汉子没人嫁,嫁进来也偷偷跑了。现在的岩头通了路、通了电、通了自来水,外面的媳妇也嫁了进来。”李华明高兴的说。

  “大家不能满足现状,下一步就是要带着大家把产业搞起来。”童志云对李华明提出要求。

  “我们一定苦干、实干、加油干,为脱贫攻坚再作贡献!”基础条件改善以后,李华明对脱贫奔小康信心满满。

  “有人对我说女子当家饿死全家,我回答他说女人当家发枝大桠。”雨后初晴,蚌谷乡海子坝村小组原组长谢成芬家的小院里,不时传出阵阵笑声。离开岩头村,童志云又来到这里,倾听谢成芬当村小组长时的“苦肉计”。

  海子坝是一个边远闭塞的村寨,2004年当选村小组长的谢成芬凭借着“一定要为海子坝做点实事”的信念和担当,带领当地群众勇闯致富路,哪怕是2009年查出患上乳腺癌,仍然执着地带着群众与贫困抗争。

  “正是有了你们这一批人,不甘贫穷,凭着一股拼劲、闯劲和干劲,苦干实干、奋发努力、开拓创新、追求梦想,才创造和形成了‘西畴精神’,推动了西畴的发展。”童志云感叹说。

  一段段为了改变贫困面貌战天斗地的感人故事,可歌可泣;一位位为了改变贫困面貌无私奉献的先进人物,可亲可敬;一幅幅为了改变贫困面貌苦干实干的动人场景,可圈可点。

  “人穷要发狠,地瘦要堵埂。当时,搬家遇到了重重困难,主要是难以找到合适的地方搬过去,只有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才是出路,搬家不如搬石头。”

  “好多老人把棺材钱都拿出来炸石造地,不想再穷下去!”

  “‘西畴精神’是以勤为本、苦干实干的行动,是砥砺奋进、跨越发展的力量,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引擎!”

  ……

  调研期间,童志云还主持召开座谈会,邀请“西畴精神”的开创者、践行者代表进行座谈。

  “今天邀请大家来,就是让大家说说,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么干?这么多年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还有些什么期待和梦想?”座谈会上,童志云首先开篇点题。

  惊天动地“一声炮响”造良田,炸出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座谈会上,“西畴精神”的开创者王廷位、王凤英、刘荣畬和践行“西畴精神”的先进代表刘丕荣、刘登荣等,分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对“西畴精神”进行了生动的诠释。

  “西畴人民发扬‘西畴精神’,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勇气、决心和信心以及取得的成绩,让人敬佩和感动。”听取大家的讲述后,童志云说,“西畴精神”的核心就是各族干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改变贫困面貌、实现发展。全州上下要向“西畴精神”的开创者、践行者们学习,人人争当“西畴精神”的弘扬者、传承者和代言人,把“西畴精神”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兑现在发展上,不等不靠不懈怠、苦干实干加油干,完成好时代和历史赋予的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使命和责任。

  童志云要求,要擦亮“西畴精神”这块闪亮的招牌,进一步领会、思考和挖掘“西畴精神”,把“西畴精神”打造成为全州脱贫攻坚、跨越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特别是西畴县,要把精神力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全力以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努力成为脱贫攻坚的样板。要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化教育扶贫,加大现代科技和现代文明的推广、普及,引导农村群众科学合理消费,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建设美丽宜居的幸福新农村。

  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州委宣传部部长杨廷友等陪同调研。

  (记者 颜宏幸 特约记者 冯彪)

(编辑:侯佑琴)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