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最高检调研组赴文山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发布时间:2019-03-31 10:01:42 阅读 14725
“一个月多少钱?”
“做了多长时间了?”
“在这里工作能照顾得了家里吗?”
……
3月29日至3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调研组一行到西畴县、富宁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春意盎然,阳光明媚。
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调研组一行向西畴县西洒镇瓦厂村和富宁县新华镇格当村进发。带着对边疆贫困群众的关心和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关注,调研组听取了瓦厂村和格当村扶贫工作情况介绍,并先后对西畴县瓦厂村电子产品扶贫车间及文创产品加工扶贫车间和富宁县格当村手套扶贫车间及电子产品扶贫车间进行实地调研。
进车间、看产业,与村干部及扶贫工作队员面对面交流,共谋脱贫攻坚。
“很高兴,能在家门口就业,又有工资领,又能照顾家里。”
“那就好,大家开心,我们做工作就更有信心。”
车间里充满了笑声!
笑声的背后,是贫困山乡容颜的巨变。
在电子产品扶贫车间,调研组深入了解扶贫车间建设和经营、贫困户就业和发展前景等情况,并叮嘱车间负责人,要加强工人的技术培训,减少返工率,要多了解工人的想法。只要你们有信心有决心做,就要坚持下去,把车间办好。
瓦厂村文创产品扶贫车间里,工人们正在聚精会神的做着满有特色的手工艺品。
“做的还是很好嘛!”
“活灵活现的!”
“看起来很有意思啊!”
一走进文创产品加工车间,调研组一行就被琳琅满目的工艺品给吸引住了。
据文创车间负责人介绍,车间于今年2月13日建成投入使用,采用公司+合作社的模式,以弘扬“西畴精神”传承民族文化为理念,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目前车间有技术工人10人,下一步将扩大规划,新建车间和展厅,将技术骨干发展到20人,争取每月交货量达到1万件。
“只要你们做的好,把质量搞好,有当地特色的东西,不要怕产品卖不出去,我们也会帮你们推广,我们就很喜欢。”你一个我一个,调研组一行现场买起了文创产品。
据了解,瓦厂村全村辖15个村民小组,有建档立卡户190户750人。村内现已建成3个扶贫车间,进一步解决家庭弱劳动力在家门口务工增收,增强发展后劲。下一步,瓦厂村将坚持就业协会提供劳务服务,合作社带车间,档卡户就地就近务工增收的短平快产业,按照劳动力布局,幸福新村车间54个岗位,达内车间100个岗位,汤谷旅游文创产品车间70个岗位,带动档卡户家庭弱劳动力转产就业全覆盖。
“缺少一点规划,每个村都要根据实际规划好。”看到格当村高矮不一的建筑,调研组一行这样建议。
格当村下辖13个村小组,是全县46个建档立卡贫困行政村之一。全村有贫困人口98户477人,贫困发生率为30.3%,至2018年底98户477人已全部脱贫出列。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新华镇党委政府聚焦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指标,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推动扶贫产业发展,村容村貌和贫困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不错不错,好样的,好好干!”
“这个车间感觉不错,规范统一。”
“你来这里做工,老公又在哪里打工呢?”
“你多大了,看你的样子还小嘛?”
……
在富宁县格当村电子产品扶贫车间,调研组一行亲切的询问着工人们情况。
格当村扶贫车间创办于2018年4月,车间采取“村集体+致富带头人”形式运营,建立“党建+扶贫”共建村,鼓励当地村民积极加入,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盘活农村剩余劳动力。扶贫车间有设备缝纫机、锁边机等机器14台。正式运营后为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岗位15个,预计每人每月可增加1500~2000元以上的工资性收入。
最后,调研组一行还为瓦厂村达内小学旧校舍改造和格当村电子产品扶贫车间进行启动揭牌,
并为瓦厂村捐赠电子产品和文创扶贫车间厂房改造、机器设备设施和工作服装;为格当村捐赠电子产品扶贫车间厂房、机器设备设施和工作服装。为两村各捐出产业发展资金50万元。
“最高检来到我们村开脱贫攻坚帮扶活动,扶持成立了格当村电子产品扶贫车间,这是对我们村经济发展的极大激励和鼓舞,更是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关心和厚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发挥扶贫车间和产业帮扶资金的作用,确保每一分都能产生效益。”富宁县格当村党支书记曾照刚说。
调研组表示,在今后的助推工作中将对帮扶产业项目进行深入推进,确保新上项目切实可行,已有项目运转顺利,企业捐款发挥最大效用。做好扶贫车间的员工培训、生产运行、管理模式探索及平稳移交等工作。共同协助村委会构建以“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扶贫车间管理模式,确保帮扶项目运行顺畅,夯实村集体经济实体。通过扶贫车间,为本地群众脱贫奔康多提供一些就业机会,使本地群众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增收,真正实现可持续增收。管好用好捐赠的扶贫资金,不损失不浪费。
州委副书记、州委政法委书记吴长昆,州委常委、副州长李新,州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姚燕平等陪同考察调研。
(记者 李正红)
(编辑 侯佑琴)
(审核 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