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王仁兴:住在国界上的党总支书记
发布时间:2018-07-13 11:02:29 来源:文山新闻网
文网讯 7月天空晴朗,满山翠绿。小车穿梭在蜿蜒的乡村小道上,从麻栗坡县董干镇镇政府驱车26公里,我们来到“藏”在崇山峻岭中,靠近边境线上的马崩村委会。
王仁兴在介绍边境线走向
“马崩行政村与越南同文县接壤,是一个集边疆、高寒山区及少数民族三位一体的行政村, 有11个村小组296户居住着1305人。”正在给我们介绍马崩行政村基本情况的人,正是董干镇马崩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仁兴,由于工作出色,2014年王仁兴被授以“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在王仁兴家里,他指着挂在墙上到北京授奖与习近平总书记合影的照片,一脸自豪。王仁兴是一名热爱公益事业的村干部,在他的带领下群众用6年时间完成了18个村小组“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争取到100多万元资金建成马崩边民互市点,同时他还组织6名党员义务开展界务巡逻,常年在山高路陡、杂草丛生的边境线上巡视界碑,他们一干就是5年多。7月10日记者随王仁兴一起巡视界碑,他带领我们走他们经常走的巡视小路,这些他们认为的小路其实不是路,每走一步不就是爬岩石就是穿荆棘。王仁兴说自己负责巡视的边境线路每个月至少要走两次,多则走4次。
王仁兴在边境线上巡视界碑
王仁兴告诉记者:“在边界上居住就要国家意识,国家把界碑立好了,我们就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守好”。我们从山脚爬到王仁兴家,每个人满头大汗,个个喘着粗气。但是王仁兴和他的家人每天都要在这条小道上上上下下10多次,王仁兴说从父辈开始,他们家就住在半山腰上,国界线从他家屋后穿过,由于公路只能修到山下,几十年来,无论自家生产的食粮,还是生活用品,都只能从山下背上去,买来的小猪靠自己背上山,养大后就无法运下山,王仁兴也曾想搬到山下公路边居住,但在守土固边的责任面前,他还是放弃了搬家的念头。在他心中,自己的房屋就是“界碑”,房产证、户口本就是国家领土最好的证明,自己生产生活不方便是小事,国家领土是大事,他说“土地是国家给我们的,有这块土地才有我们的根,才有子孙的幸福!”
王仁兴在村民家中查看农村危房改造情况
“房子盖好了要把门前的杂物搬到旁边去,把门前卫生打扫干净,住起来才舒服”,王仁兴对村民王咪冲说。一有时间王仁兴就到各村小组去查看农村危房改造情况。工作中,王仁兴不仅要做好守土固边工作还要带领群众做好脱贫攻坚、发家致富工作。马崩行政村属于卡斯特地貌山区,山高坡陡,自然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农民居住环境十分恶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信息闭塞,多数边民处在麻栗坡县最低生活水平阶段,很多苗族群众还生活在土木结构的房屋里,再加上年久失修,很多房屋已成为危房,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自董干镇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以来,在王仁兴带领下马崩村委会干部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集中民智、依靠民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投身危房改造、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召开群众会、入户做群众工作的契机,大力宣传新时代“老山精神”和“西畴精神”,开展“感恩教育”,激发和调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目前,马崩行政村有危房存量332户,已完工验收143户,在建161户,开工率加竣工率为91.57%。通过工作推动,全行政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好转。昔日的山村旧貌换了新颜,到处呈现出道路整洁、村貌美丽的别样风景。
(记者 熊启鑫)
(编辑 李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