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砚山斗南村:党建激活扶贫“一盘棋”

发布时间:2018-08-22 08:36:51   来源:文山新闻网   

文网讯  砚山县阿舍乡斗南村,辖6个村小组,有农户363户157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258人。由于山高坡陡,人多地少,水利条件差,大多数村民都依靠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为生。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斗南村党组织转变作风,切实树立担当意识。短短几年时间,小小的村庄华丽转身,成为阿舍乡远近闻名的生态特色农业产业村。

斗南村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前是典型的“空壳村”,如何帮助村民“富起来”是斗南村党组织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根据斗南村的实际,首先把党员的先锋作用发挥出来,把党员的心凝结起来”。斗南村党支部书记王自福告诉记者,2016年,斗南村党总支通过探索“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户+种植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引进金边玫瑰种植产业,发展金边玫瑰800亩,组建了砚山县通源现代食用玫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了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全村6个村小组均与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合作协议,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土地和资金入股等渠道,加入到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大户带动、股份入股等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余元,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

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春发在村干部的带动下,2017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栽种了3亩金边玫瑰,没想到一年下来收入了1万余元。他说:“第一年刚栽的时候还是有点担心,就怕亏钱,后来看到党员干部带头赚到钱,我们就大胆地栽了。”

王自福说:“近年来,斗南村党支部都是围绕产业发展来做,根据每个村寨的实际,党员干部挂钩到户,责任到户,通过党员的带动,对斗南村的脱贫攻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像产业方面,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都入在了合作社,在产业发展方面有了保障。”通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党员干部的作用,内引外联、蓄能聚力,帮助贫困户争取支持、协调贷款,多渠道筹措资金,在产业扶贫上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村实际、彰显斗南村特色的新路子。如今的斗南村,已引进发展了万寿菊、玫瑰、花椒、美人橘等产业,全村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1000余元提升到了2017 年的人均收入2860元。

建档立卡贫困户黄美平由于爷爷和父亲长年患病,每年都需要几万元的医疗费,沉重的家庭负担让黄美平一度感觉脱贫无望,消极度日。在村党员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耐心开导下,黄美平树立了脱贫的信心,并通过技能培训学到了建筑技术,夫妻俩外出打工后,家里不仅盖起了新房,每年还能存上两三万元。

如今的斗南村,道路硬化,环境整洁,绿树成荫,群众幸福感倍增。“下一步,我们还将利用土地资源,不断引进种养项目,让群众富起来。”阿舍乡党委组织委员叶骄说。

(特约记者:李兴伟)

(编辑:刘梅)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