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砚山县坚持党建引领促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18-12-07 11:08:48 来源:文山新闻网
砚山县牢固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理念,大力传承弘扬西畴精神,抓班子、强队伍,树导向、增活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该县结合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工作,按照“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党组织发挥作用”原则,采取单独建、联合建等方式合理优化农村党组织设置,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有效实现党组织全面覆盖和党的工作全面过硬。同时,按照“一年典型引领作示范、两年全面规范强基础、三年巩固深化见成效”的工作思路,全面实施党支部建设整体提升工程,并紧紧围绕“抓党建,强基础”这根主线,在全县村(社区)中开展以“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环境优美、文明和谐”为主要内容的“红旗村”争创活动,并把“基层党建红旗村”作为其他“四面红旗”争创的前置条件,用基层党建工作引领各项中心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扎实开展村(社区)“领头雁”培养工程,在11个乡镇建立青年人才党支部,将200余名乡镇后备干部、优秀大学生村官和青年农民党员纳入青年人才党支部管理,为2019年的村(社区)“两委”换届培养和储备后备力量。依托县乡党校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教育培训活动47期5961人次,依托“基层党建示范点+乡村干部实训基地”开展实训,并积极与云南开发大学率先实施“村(社区)干部学历提升计划”,共招收村(社区)干部1000余人,今年有92名学员已完成学业并取得学历证书,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履职能力和党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从严从实加强对基层党组织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制度的督查指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党组织书记带头执行党内制度,带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到以上带下、以上促下。同时,积极推进党组织活动方式、活动载体、工作机制创新,全面开展定时间、定主题、定频次的“主题党日”活动,统筹开展党性教育、业务培训、志愿服务、民情恳谈等活动,并将“政治生日”制度融入其中,增强了组织生活的实效性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截至目前,全县各级党组织共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党日”活动2000余次,参与党员4万余人次。自200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亿余元,共建成村(居)民小组活动室1010个,并按照“十三有”标准配齐相关附属设施,党员10人以上和人口200人以上的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云岭先锋”为民服务站107个,为群众办结31034件实事。
积极探索“把支部建在合作社上”,支持有帮带能力的基层党组织创办领办致富项目,党组织共引办合作社109个,成立党支部56个覆盖96个合作社,并探索出平远镇江海龙种养殖合作社“党支部+贫困户+X”的“产、加、销”肉牛养殖模式、稼依镇大稼依社区党委与稼依联兴蔬菜种植合作社采取的“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建档立卡户)+市场”的运作模式、者腊乡夸溪村党委采取的“高校+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江那镇舍木那村委会大花园村小组党支部创办香菇种植合作社带领村小组贫困户发展香菇种植等一批产业发展模式。与此同时,及时成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对全县107个村(社区)发展集体经济工作进行“问诊把脉”,多渠道筹措资金1600余万元用于扶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全县107个村(社区)均实现2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收入目标。
在继续落实好村(社区)干部补贴正常增长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的同时,将行政村党建工作经费提高到6万元/个/年,社区党建工作经费提高到10万元/个/年,村(居)民小组党建工作经费提高到0.3万元/个/年,并增加驻地4个社区的服务群众专项工作经费5万元/年/个。同时,全面开展以“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环境优美、文明和谐”为主要内容的“红旗村”争创活动,将争创成果与村干部补贴绩效待遇直接挂钩,每评得1面“红旗”,该村(社区)干部每月发放绩效补贴300元,构建了“基础补贴+绩效补贴+养老、医疗保险”的村(社区)干部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据了解,截至目前砚山县共派出工作清单500余条,开展综合督查2次。坚持科学用人的鲜明导向,制定了干部召回管理、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干部容错纠错等机制办法,2015年以来,先后从脱贫攻坚一线选拔任用干部61名,因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不力、工作不实等原因被调整的科级领导干部4人,被召回152人(其中,因脱贫攻坚不力被召回科级干部4人,一般干部21人,村组干部4人)。
(特约记者 李兴伟)
(编辑:刘梅)
(审核: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