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祛邪必须扶正 激浊方能扬清 为澄清不实信访举报反馈会点赞
发布时间:2019-12-02 08:51:36 阅读 11308
11月29日,省纪委省监委在砚山召开不实信访举报反馈会,对反映文山州委常委、砚山县委书记李红同志的不实信访举报给予公开澄清正名、消除影响,以为担当者撑腰、为实干者鼓劲的有力举措,激励广大干部勇于担当履职、大胆干事创业。广大干部群众纷纷为此举点赞叫好。
据悉,2014年以来,省纪委、省监委收到反映李红同志的问题线索8次,反映问题共29个。接到举报信后,省纪委、省监委通过向李红同志发出函询通知书和向州、县相关领导谈话了解,就反映李红同志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详细调查。经调查核实,所反映的29个问题中,4个属于重复举报,除1次(涉及2个问题)对李红同志进行批评教育外,其余23个问题无事实依据,均予以了结。
信访举报是监督党员干部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推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监督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有利于各级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从对李红同志的信访举报调查核实情况来分析,不属实的信访举报问题占总“问题线索”的92%,不难看出,有时正常合法的信访举报权利却被一些别有用心或者为谋个人私利的人肆意滥用,才有那么多不实举报和恶意举报。
不实举报不仅会给被举报的领导干部带来思想上的压力,精神上的折磨,挫伤其工作的积极性,还会对一定范围内的政治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其他领导干部看到被不实举报的同志受人非议和质疑,背负着思想上的压力,会对当前的政治生态环境寒心,从而滋生“多干不如少干、少干不如不干”的思想,进而形成不敢担责、不敢做事、不敢斗争的政治氛围。不实举报还严重浪费纪检监察机关行政资源,“一张邮票八毛钱,让纪委监察跑半年”。云南省纪委监委在3年内共收到对李红同志的信访举报问题8次29条之多,试想,29条问题得需要纪检监察机关投入多少人力、物力来开展调查核实工作?
清者自清,受举报同志要始终相信组织、依靠组织。领导干部只要一心为公、一心为民、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就不用担心被举报,也不用担心被举报后会说不清道不明,要相信组织永远是实干者、清白者的坚强后盾。正义必会战胜邪气,要有被举报的心理准备,才能在面对不实举报和恶意举报时,仍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干劲做好本职工作。纪检监察机关对捕风捉影、搬弄是否的举报者要坚决打击,对以个人利益为目的的乱告者、搞政治迫害、故意“使绊子”“告黑状”的诬告者要严惩,清除“信访不信法”的不正之风,继续为不实举报者澄清正名,旗职鲜明的为廉洁为民的实干者撑腰鼓劲,消除影响,继续发扬敢想、敢闯、敢干精神,为广大干事创业者提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保障。
党员干部要正确对待信访举报,要习惯并适应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在监督和约束下健康成长。一生中,无人不被说!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听到一些杂音再正常不过,只要自身正,就不怕他人说。信访举报是一种重要的监督方式,党员干部要把信访举报当作一面“镜子”,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正确看待信访举报,把信访举报当成是一道“防为墙”,当成“预防针”,树立“严格的监督,是真诚的关爱”思想,面对不实举报和恶意举报要稳得住心神,“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当前,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决胜时期,正是需要全体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善作为的时候,各级党组织要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运用好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严管厚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保护好各级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提升“政治安全感”。扫除“做多错多、不做不错”“不求无功、只求无过”的懒政怠政之风,着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向“慵懒官”“太平官”“滑头官”“消遥官”说“NO”,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在新时代中有新担当新作为。
(王艳)
(编辑 侯佑琴)
(审核 李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