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普者黑:“民居办”帮群众圆梦小康

发布时间:2017-07-15 08:55:26   来源:文山新闻网   

房屋变客栈 村民成老板

 

七月的普者黑,荷花吐艳,游人如织。位于丘北普者黑景区核心地带的仙人洞村196户撒尼人,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又迎来一次旅游红利高峰。村民们竖起大拇指说:有了“民居办”,我们不发财都难。

据丘北县双龙营镇副镇长胡斌介绍,“民居办”全称叫普者黑景区民居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2013年组建,从县、镇、村三级机构抽选12人组成,村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景区古井园、仙人洞、普者黑三个组团民居改造客栈的规划设计、宣传发动、资金筹措、工程监管等。采取在村民原宅基地推倒重建和改造的方式,打造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实现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

2014年3月18日,是仙人洞村“脱胎换骨”的日子。第一批71户彝族人家将自家居住了几代人的房屋改造成客栈,自己当老板。此刻,33岁的彝族村长范成元比任何人都激动,为了这一天,他做了两年的群众思想工作,开会是常事,跑腿是常态。为了形象直观,他还收集相关资料,并通过放电影幻灯片宣传介绍外地乡村旅游的成功事例。

为了在改造民居时让群众有处住,“民居办”在村里临时搭了帐篷。一天晚上,天下大雨,有些村民的鞋子被水冲进荷塘,范成元代表“民居办”买了40床毛毯和50床棉被慰问群众。

一户一方案,一户一设计,由“民居办”牵头,专家设计,量身订做。政府出设计费,各家照图施工,由群众大会选出的施工老板全额垫支改造建设资金,“民居办”帮助群众办理房产抵押贷款。“不愿改”、“没钱改”、“不会改”……这些群众关心的问题,“民居办”一一帮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两层小楼、木门木窗、泥巴土瓦,无论房屋造型,还是建筑风格,几乎完整地保留了当地民族特色风格。

“农村人就要建农村人的房子”,为保证外观效果,连太阳能热水器都没有使用,全部在室内安装空气能热水器。外墙泥巴颜色,请昆明理工大学专家专门进行研究,采用生土喷漆技术,保持原貌,就连木料也是加工原来的老木料用。范成元说,从建筑样式到建筑用材等,“民居办”都为群众想到家了,特色、高端、大气,客栈就是一道风景。

因为有了品质,像范成元家的“喳喳呀”客栈,最高的房价达到1260元,并在一个月前就把所有的房间通过“去哪儿旅行”、“携程”等大型旅游网站预定完。网上评价4.5个星。

从农耕时代到电商时代,从种庄稼打鱼当农民到懂经营会管理当老板,仙人洞村村民放下锄头,用5年时间实现了质的飞跃,每家客栈年收入都在几十万到上百万元,游客来自北京、广州等全国各地。

群众尝到旅游甜头,生活都是美滋滋的。之后的第二批50户、第三批30户,都是群众主动要求改造,家家争做精品客栈。目前,全村196户改造了168户特色民居客栈,余下的将在今年内全部改造完毕。全村现有各种档次的床位3000余个,总收入3000余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余元,已发展成为丘北县首富村,获得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第一村、全国十大美丽乡村、全国文明村等称号。

去年,范成元参加“全国村长论坛”期间,他问一同参加论坛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党委书记、主任吴协恩:“你们村现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少?”“8万”,范成元暗暗想,再过5年,我们仙人洞村一定会超过这个数字。这话不仅仅是玩笑。的确,在仙人洞,村民成老板、村民成股东的故事不绝于耳。依山傍水的仙人洞村在“民居办”的指导帮助下,实现了“本本”变“本钱”、资源变资本、寸土变寸金的华丽转身。

(记者 边富斌)

(编辑 李正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