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富宁那能:做足“红色” 助推“绿色”
发布时间:2023-10-07 15:31:04
近年来,富宁县那能乡深挖红色文化资源,赓续红色基因,厚植干事创业精神根基,推动绿色产业不断壮大。
那能乡红色基因深厚,革命历史悠久,属全省革命老区核心乡镇之一。境内的甘邦、太平村一带曾是20世纪30年代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那能乡红色文化陈列室,通过一幅幅珍贵的老照片、一件件旧遗物,真实再现了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
“通过万名党员进党校、主题党日、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等活动,把这段历史传递给全乡广大群众,让大家知道我们是红军的后代,我们要学习他们这种精神。尤其是公职人员必须熟悉这段历史,从中汲取奋进养分,转化为推动工作落实的动力。”那能乡党委书记王炳旭介绍。
在那能乡,赓续红色基因已成为一种常态,在任何活动、任何地点、任何场所都把红色文化贯穿其中。
云南文山富宁革命英烈红军小学前身为那能乡中心校。学校秉承“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办学理念,以“创红色品牌,办阳光教育”为办学目标,让革命故事走入幼小的心灵,营造红色氛围。
王炳旭说,从小孩到大人都听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浓郁的红色氛围让每个人心潮澎湃,也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先辈所创造的红色精神,使其成为勇往直前的不竭精神食粮。
2022年10月,那足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自行设计,村民们主动筹钱,加上乡党委、政府补助一点、乡贤捐赠一点,群众投工投劳500余人(次),用时1个月时间,打造出那能乡第一个村级党建文化主题公园。
“公园虽然不大,但很精致,成为村民们休闲娱乐的新阵地,对村民来说就是一种进步、追求美好生活的见证。”那能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农万生说。
主题公园的建设仿佛找到了绿美建设的模板,村民们纷纷装扮自己的庭院,各种绿植鲜花、墙绘应运而生。家家户户庭院收拾得干干净净、房间内摆得整整齐齐。还定期开展村道大扫除,清理沟渠、杂草、菜园,村内环境大幅提升,村民们精气神十足。
农万生说,人有了精神,干什么总有使不完的劲。产业发展逐渐壮大,全村肉桂种植350余亩,年总收益196万余元,户均年增收超过4.5万元。油茶、甘蔗、杉树等绿色产业,年人均纯收入达1.7万元以上,成为绿色发展后劲最强村。
在红色文化熏陶下,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工作热情,推动那能乡绿色产业不断发展。乡党委政府引入富宁富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全乡砂糖桔、沃柑等柑橘类产业种植面积4000余亩,今年预计年产量14.8万吨,实现产值4440万元,8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
目前,那能乡正着力化解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全力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产业道路,以砂糖桔、优质无核沃柑等柑橘类产业为主导产业,同步发展甘蔗、八角、杉木、油茶、食用菌以及养殖等产业。已建成优质无核沃柑种植基地5个、能繁母牛养殖产业扶贫示范基地3个、食用菌产业扶贫示范基地2个、砂糖桔产业扶贫示范基地7个,种植油茶3.36万亩、八角6.8万亩、杉木8.9万亩、桉树7.2万亩、甘蔗1万亩,为广大群众增收打下坚实基石。
(记者:罗佳贵)
(编辑:唐雪娇 排版:陆军 责编:谢思思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