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当年那个活仙仙的“三七姑娘”,找到了!

发布时间:2020-11-06 16:51:41   阅读 6471  

三七姑娘的传说

     天宫的两位仙女是孪生姐妹,为救人间的洪灾疾苦下凡来,分别到了东北长白山和西南老君山。

杀死虐龙,百姓得救,可后来姐姐死了,妹妹继续造福人间,在开化城郊外熬药给百姓治疗疫病。

龙王闻讯来复仇,双方殊死搏斗,仙女妹妹为救百姓被逼悲壮自刎,死前还让人们用她的血治伤治病,果然有效。

后来,她化身全身是宝、能做药的仙草被人们移栽广泛种植,人们根据其形态命名为三七。

至于姐姐,死后也化身为东北长白山深山密林中的一株神奇的仙草,就是今天的东北人参。

这对孪生姐妹,驰名中外,故有“北参南七”之说。

在七乡大地,一直流传着三七姑娘的凄美传说。

我是“90”后,18岁之前没到过文山城,也未曾见过三七姑娘塑像。不知从何时起,探寻三七姑娘模样的想法,悄悄在心里萌芽。

随着第六届文山三七节灯光秀“三七姑娘”造型的预告,讨论又开始了。这时候,一段首届三七节的旧影像《三七姑娘》闯入我的视界。道具模拟的三七红籽中间真“长”出了一位仙女,如梦如幻。

她是谁?和传说里的三七姑娘长得像吗?时隔27年后她在哪儿?从11月2日到5日,我和同事一起在寻觅。

说是寻觅,其实很茫然,没有线索,像大海捞针。

意外发现

偶然听说文山州公安局一位女警官当年参加了首届三七节演出,我们积极联系。女警官又推荐了文山学院的刘琉老师。

刘琉老师起初怕让我们空手而归想婉拒,后来还是答应见面聊聊,并拉来了她的同事刘荣蔚老师。

“哎呀,太害羞啦,20多年前的事情还拿出来说……”

“不太记得咯……”

从记忆的碎片开始,她们不知不觉地打开话匣子。

“你们看,这是刘荣蔚老师以前参加三七节节目编导得过的奖状,从第一届到第三届,得了3个一等奖,两张奖状的名字写了别字,写对的那张偏偏还找不到了。”刘琉老师一边拿手机展示着照片,一边说道。当事人在一旁乐了,压根不在意别字的事。

“嘿,《三七姑娘》!这不正是我在找的那个节目么!”我激动极了,原来刘荣蔚老师是这个节目的编导。真是意外惊喜!

排《三七姑娘》不容易

我们缠着刘荣蔚老师讲编排这个节目的故事。

据介绍,1993年,文山师专教师刘荣蔚被抽调去准备首届三七节教育系统方块的巡游展示,需要一辆花车配合表演。

花车?哪里会做?26岁的刘荣蔚犯了难,她和同组队员积极想办法。后来找到州文工团老师帮忙。

节目怎么排?刘荣蔚介绍,既然是三七节,那就模拟三七植株的形态,加上传说中的“三七姑娘”。红彤彤的三七红籽用道具能做,打开后像花瓣一样,旁边的演员着绿衣舞绿扇像三七叶子,衬托三七姑娘。

《三七姑娘》排练

根据传说,人们想像三七姑娘应该就是美得天仙一般的人物,婀娜多姿,挽着高发髻,穿着美丽的衣裳,舞起绸带既有文山壮族手巾舞的影子,又不乏古代佳人抛长袖的美态。

节目内容大概设计好,选女主角又犯了难。“最开始选的女生脸蛋、身材、扮相都美极了,偏偏她舞蹈动作生硬,一动起来就没了感觉。”刘荣蔚回忆说,“后来左挑右选,选了综合条件最好的原文山师专1991级音乐班的陈燕妮来扮三七姑娘,最后节目呈现效果非常好。”

这位“三七姑娘”一亮相,果然艳惊四座。在旧影像里,街道两边挤满了围观群众,还有的从楼上窗户探出头来,有的站在楼顶一览风采。此后多年,哪怕今朝再看,《三七姑娘》仍被人们津津乐道,这个角色仍然深入人心。

那一年,刘荣蔚因《三七姑娘》获得文山州教育委员会颁发的编导一等奖。

有了这次“小试牛刀”,1998年第二届文山三七节,刘荣蔚踏上了更广阔的天地。1997年的毕业季,文山师专音乐专业正在举行毕业汇报演出。演出结束后,观众席里有个来自文工团的男嘉宾突然问:“谁是刘荣蔚?”“我当时心里特别虚,因为孩子们演出的节目中有一个是学习了文工团的节目,心想不会是来说版权的事吧。”刘荣蔚回忆。

来人正是1998年双节的总导演,看了演出很欣赏刘荣蔚的编导才能,盛邀她参加次年三七节的节目编导筹备工作。因表现突出,第二届、第三届文山三七节,刘荣蔚都获得了组委会颁发的节目编导一等奖。

“三七姑娘”在这里

刘荣蔚老师告诉我,我要找的那位“三七姑娘”一直在州文化馆工作。11月5日,记者见到陈燕妮老师时,她和同事们正在给参加第六届文山三七节演出的群芳合唱团排练。

回想27年前那个“大女主”的表演,她很淡然,只记得那时候条件艰苦,道具简单,花车没有防护措施,行进中她站在上面很晃,有点害怕,但是还要把动作舞得优美。还有那些营造仙气的烟雾,技术没现在这么好,熏得睁不开眼,有一两分钟她啥也看不见。她说,最后演出大获成功,是全体演职人员的功劳。

1998年第二届三七节表演节目《南疆潮》

陈老师拿出当年演出的几张翻印照片给我们看。那是她工作多年后从一位老摄影家处得来的,十分珍贵。

这些年,这位“三七姑娘”从台前转到了幕后,仍在默默为我州的文艺工作发挥着光和热。

(记者 侯佑琴 唐雪娇)

(编辑:郭韦 排版:龙俊贤 审核:梁丹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