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基层治理一网兜 | 社会越来越和谐

发布时间:2024-01-09 09:39:41  

2023年以来,文山州团结奋斗、久久为功,在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中扎实推进“农民增收一口清、基层治理一网兜、绿美建设一直抓”工作。坚持大抓产业发展,加大就业帮扶力度,群众越来越富裕;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社会越来越和谐;坚持向美而行,全域绿化美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越来越美丽。

今日推出《基层治理一网兜 | 社会越来越和谐》

2023年以来

文山州各地围绕群众需求

创新治理模式

推动力量下沉

优化工作机制

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

不断提升着基层治理的水平

经验一:守信“红利”激发乡村治理“活力”


文山州推行党建引领诚信体系建设,通过建立规则明晰的诚信体系,支部“搭台”建立诚信清单,让信用“有形可评”;褒惩并重开展诚信考评,让信用“有价可估”;强化结果运用,让村民“守信有益”。以守信“红利”激励广大群众由“推着干”变为“主动干”“抢着干”,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点击查看详情

经验二:“晨起五件事”推动边疆基层治理


“一查红旗飘、二给花草浇、三来院坝扫、四用镜子照、五把农活干”,朗朗上口的“晨起五件事”在边疆文山口口相传。在边疆党建长廊和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中,探索形成了“晨起五件事”做法,以“小切口”引导群众自我管理,推动边疆基层治理落在日常。目前,“晨起五件事”已内化为文山州边境党员群众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行动自觉,全州建成麻栗坡县老寨、黄瓜录,马关县大梁子村、凉水井村等一批可学习、可借鉴、可示范的特色亮点村寨。(点击查看详情

经验三:“法治村长”解锁基层治理“密码”


文山州制定《文山州“法治村长”工作制度》,整合全州5761名“三官一师”队伍,分别挂钩到1002个行政村(社区)和1110个重点村小组担任“法治村长”。“法治村长”重点协助村(组)干部做好所挂村(组)矛盾纠纷、重点普法对象等摸排走访工作。2023年以来,“法治村长”下沉开展普法宣传3221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册,参与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000余起。出台《文山州“传、帮、带”工作制度》,通过“法治村长”与“法律明白人”结对子的方式,开展“一对一”常用法律法规知识讲解和提供法律咨询,2023年以来,全州“法律明白人”队伍9173人,开展“一对一”业务培训3215场次。(点击查看详情


还有这些基层治理好经验值得学习↓↓↓


文山市开展的“一张小板凳,一块小院坝”的“小板凳”议事会机制,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先后共收集群众意见360余条,现场解决问题290余个,未解决70余个,均已交办相关责任部门抓实任务落实。(点击查看详情

砚山县开展“院坝协商”,以达成目标、促成成果为着力点,走出一条具有砚山特色的“协商之路”。目前,全县共开展院坝协商15场次,涉及乡镇11个、命案村8个、城镇社区4个、一般村3个,达成协商共识67条,解决问题53个,做到了乡镇、命案村和政协委员参与“三个全覆盖”。点击查看详情

西畴县以“网格沉下去、问题浮出来、问题全清零、群众得实惠”为目标,依托数字西畴公司搭建“接诉即办”平台,通过互联共建、畅通渠道、未诉先办,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截至今年8月份,“接诉即办”平台累计收到诉求1258条、处理完成1252条、正在办理6条;受理率100%、办结率99.52%、满意率98.04%。点击查看详情


马关县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为抓手,实行“双语”普法,组建基层普法骨干8700多人,在民族地区和边境村寨,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还通过苗语、壮语、傣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开展普法宣传,法治宣传教育覆盖1600多个村小组,惠及群众30万余人次。点击查看详情

往期回顾:

农民增收一口清丨群众越来越富裕


(记者:唐雪娇 图片来源:文山发布网)

(编辑:周秋 海报设计:冯鹤 排版:向传帅 责编:关韦伟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