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强国复兴有我·医护之美丨骆帝潮:扎根彝村瑶寨 践行医者仁心

发布时间:2024-09-28 14:53:53  

开栏语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大力营造爱国奉献、团结奋进的浓厚社会氛围,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推出“强国复兴有我”系列主题报道。选取教育、医疗、科研、文化、民族团结等具有代表性的行业部门以及其他行业的75个人物,聚焦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奋进新时代,在各自岗位默默奋斗、干事创业的感人故事,全面反映文山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文山实践的新进程新成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礼。

今天推出《骆帝潮:扎根彝村瑶寨 践行医者仁心》。

在富宁县板仑乡的龙洋彝村瑶寨,有一位默默坚守的村医——骆帝潮。今年34岁的他,已在这里行医8余载,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带来了健康的希望。

2010年,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毕业的骆帝潮,怀揣着“治病救人”的初心,来到富宁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工作,开启了他的行医征程。2012年初至2016年5月,他辞职回到阿用乡者兰村当村医,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医疗经验。2016年6月,骆帝潮受邀到板仑乡卫生院当医生。然而,就在当月,他却作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辞职到龙洋村卫生室工作。

这一决定的背后,有着一段特殊的故事。2016年6月的一天,骆帝潮随板仑乡卫生院领导到龙洋村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他看到这里的病人特别多,而医疗设备落后,药品缺乏,仅有一名医务人员,根本无法满足群众的看病需求。稍微大一点的病,村民就要前往几十公里外的乡镇卫生院或者县人民医院就诊,来回十分折腾。看到村民们就医如此艰难,骆帝潮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一现状。

尽管家人反对,骆帝潮还是毅然辞去了乡镇卫生院的工作,背着行李只身来到龙洋村,当起了村医,守护这里群众的健康。刚到龙洋村卫生室工作不久,他就接到了龙洋村委会龙中小组黄妹真老人在外务工家属打来的求助电话。得知老人肚子痛得起不了床,骆帝潮立即骑上摩托车赶往老人家中。看到黄妹真老人右下腹肿得非常大,他凭借专业知识判定为阑尾穿孔。于是,他迅速把老人接到卫生室进行初步治疗,一边给老人输液,一边联系家属,动员家属尽快将老人转到富宁县人民医院治疗。由于担心路上出现意外,骆帝潮一路随车护送老人到县城住院治疗。经过两周的精心治疗,黄妹真老人康复回到了家里。“我们一家人都非常感谢骆医生,如果没有他的及时帮助,可能我永远都见不到外婆了。”老人的外孙女黄平感激地说。

像这样得到骆帝潮第一时间上门救治或帮助的老人、孕产妇、儿童,每年不下50次。除了日常出诊,骆帝潮和他的同事每天还要为前来就诊的几十位村民看病。他的敬业精神和热情细心,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前来就医的龙洋村委会那才村小组村民马大妹说:“平时来看病,骆医生对我们像亲人一样,热情又细心,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我们在家里生病来不了卫生室,只要一个电话,他就会及时到家里帮我们看病。”

龙洋村委会有22个村小组3800余人。其中老年人460余人、高血压患者250余人、糖尿病患者60余人、严重精神障碍18人。村民居住分散,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空巢老人居多,村民缺医少药是常事。但骆帝潮的心里有一本账,谁家里有什么病人、谁家的老人什么时候该测血压和血糖、谁家的孩子什么时候该接种何种疫苗,他都记得清清楚楚。8年来,他兢兢业业,走遍了龙洋村的山山水水。正是他一直坚守“医者仁心”的初心使命,这里的村民已经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看病在基层”愿望。

骆帝潮的付出和奉献,得到了村民们的高度认可和赞扬。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村医的责任与担当。在今后的工作中,骆帝潮坚定地说:“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提升诊疗水平,为村民提供更加优质的诊疗服务,不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

在龙洋彝村瑶寨的崎岖山路上,骆帝潮的身影如同一位守护天使,为村民们带来了健康和希望。他的故事,将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基层医疗事业中,为广大农村地区的人们送去关爱和温暖。

(通讯员:应文吹 李亚国)

(编辑:唐雪娇 排版:陆军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相关阅读: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