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高才,今年53岁,现任麻栗坡县天保镇偏马联防所所长,他还有个特别的称呼——“老兵”,既因为他是一名退伍老兵,也源于他在工作中的熟练和老道。
今年1月,天保农场党委酝酿偏马联防所所长人选时,考虑到徐高才的儿子儿媳都在外务工,他和妻子还要照顾3岁的孙女,原本还担心他有所顾虑会推辞。但找徐高才谈话时,他说:“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作为一名退伍老兵,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就这样,偏马联防所的这位“老兵”走马上任了。
徐高才到联防所任职后,从内务整治抓起,要求强边固防队员们起床后要整理内务,杜绝宿舍里乱七八糟的问题。一开始有的队员不会叠被子,他便手把手地教;有的队员不适应或是忘记整理内务时,他就自己去整理。慢慢地,大家习惯了他这一半军事化管理的模式,都表示如此坚持下来,感觉良好。外县支援麻栗坡强边固防工作的一名90后队员,值守之前,不会洗衣做饭,不会种地、扫地,在徐高才的言传身教下,这些基本技能都掌握了。
为了降低联防所运行成本,徐高才按照在部队学到的模式,带领队员们因地制宜将联防所旁边空地上的石头用钢钎敲、十字镐清理后,平整土地建起“小菜园”。用节约出来的伙食费托人买了辣子、茄子苗及菜籽种上。为了让“小菜园”变得更美,他砍自家种植的竹子,和队员们一起编起了篱笆,并将其剃成“平头”,以确保其顶部与地面平行。
联防所旁边有个20世纪80年代遗留的战争工事,还很牢固,徐高才便对其进行大清扫和维护,并搜集了一些老照片打印出来挂在工事内,作为“加油站”。休息间隙,就在里面烤上一罐茶,和年轻队员们讲讲当地历史及边疆各族儿女保家卫国的红色故事。1989年出生的强边固防队员杨仁力说:“在前辈的激励和影响下,我们更有信心守好边境。”
徐高才负责偏马联防所及东山片7-13号前哨站值班值守调度。由于夜间调度会干扰轮休队员休息,也存在监督不彻底的问题。徐高才和他的队员们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微信群,巡逻时在群内发送实时巡边图片、视频。12号前哨站一名队员说:“我们徐所长可以通过微信群及时掌握各站的工作情况,一发现异常,电话就响了。”
4月中旬,强边固防队员换防,老队员依依不舍,希望有机会能够与徐高才一起为国守边。“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换防的队员走了一茬又一茬,但徐高才依然坚守在联防所,用一颗赤诚的心,守护着边境一线,这就是一个退伍老兵的真本色。
(麻栗坡县征兵办)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审核:李云淑)
1、本站所发布信息均为非营利性新闻宣传,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站不承担侵权责任。
2、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须注明 "转自(或引自)文山新闻网" 字样。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站不承担责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