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陈明:“我们的基因是红色的”
发布时间:2023-03-22 08:46:03
巍巍老山,见证着一个个动人的双拥故事;悠悠盘龙河,弹奏着一曲曲和谐的军民鱼水新歌。新时代新征程,文山双拥工作在传承中发展、在实践中点亮,双拥已浸入群众血脉,成为打造富裕和谐美丽新文山的力量源泉。
“我们的基因是红色的”
陈明习惯这样介绍自己和文山:“我是来自边境城市文山的书记。”这句简洁的开场足以让众人对文山这个位于祖国西南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印象深刻……
陈明书记拜访曾在文山战斗和工作过的老首长
“为国守边 无怨无悔”
记者
文山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提起文山,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麻栗坡,中国人都应该知道麻栗坡。
陈明
“中国人都应该知道麻栗坡”这句话让我很感动。20世纪80年代,文山军民共同创造了国家至上、人民至上、奉献至上的“老山精神”。我们开始发展经济,实行改革开放,比全国其他地区晚了14年。文山人民时刻提醒自己要胸怀“国之大者”,牢记文山人的职责使命。为国守边,我们责无旁贷,无怨无悔。上海市对口帮扶文山,为我们做了大量工作。我向他们表示感谢时,他们告诉我,上海和文山只是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分工不同,文山人民为国守边,为改革开放营造了宝贵的和平环境,为祖国领土完整和边疆安全稳固作出了重要贡献,支援文山,义不容辞。
“我们的基因是红色的”
记者
如您所言,文山双拥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光荣传统,请您简要介绍一下。
陈明
我常跟文山的干部讲,说文山拥有红色基因可能不够准确,应该说我们的基因是红色的。文山是云南最早的革命老区,1927年建立了云南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洒戛党支部,当年红七军在富宁县留下的碉堡、堑壕等战斗遗址至今熠熠生辉,当地的壮族老人还在用壮语传唱《国际歌》,传递老区人民对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深厚情谊。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人民子弟兵和文山人民共同谱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双拥故事。如1500多名战士用40天时间开挖盘龙河450米新河道,彻底消除了困扰文山城多年的水患威胁,文山人民亲切地把这条河称为“爱民河”。
进入新时代,文山双拥工作不断深化,军民鱼水情更加醇厚。为扫除雷患,1600多名官兵先后在文山参加扫雷作战,扫雷官兵手拉手徒步验收移交已扫雷场的壮举,感动了中国、震撼了世界;涌现了“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云岭楷模”获得者熊光泽等一大批先进典型;350万各族群众牢记国门就是家门,矢志强边固防。双拥成为文山这片红色热土上最鲜明的标识,彰显着文山人民扎根边疆、心向中央,拥护核心、心向北京的坚定信念。
记者
作为一名州委书记,工作千头万绪,您认为双拥工作在文山工作全局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陈明
我2021年2月春节前一天来文山,春节期间就带领大家开会研究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怎么干。文山稳妥做好烈士的祭扫工作,出台全国首个烈士祭扫服务保障办法,创新推出网络祭扫、代亲祭扫、认亲祭扫等新模式,形成祭扫工作“文山经验”。
我们结合文山实际,提出“以强边固防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工作思路。提出这一工作思路,我们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尤其是“统揽”二字的使用,有些同志提出会不会分量太重。但我们认为,当前形势下,文山依旧要把强边固防当作“一号工程”抓紧抓牢。强边固防很大一部分是双拥工作,文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光荣的历史传统和新时代赋予文山的光荣使命决定了双拥工作在文山工作全局中的突出地位。
记者
书记的介绍,既让我们看到了文山双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独特优势及发展潜力,也看到了双拥工作在文山工作全局中的特殊重要性。有了这两个清晰的坐标,再看文山双拥工作交出的成绩单,突破在哪、成色几何,底气何在,在全国范围内,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样本意义。请您介绍一下文山双拥工作的总体情况。
陈明
文山的双拥工作干不好,既愧对这片红色热土,也愧对那些对文山满怀深情的老兵老将。我们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政治性、全局性、战略性任务来抓,主动担当“两个服务”重大使命,坚决扛牢双拥政治责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纳入州委常委会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重要内容,学深悟透、细照笃行。强化党的领导,把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严格落实党委议军会议等各项制度,实行军地双向任职,州、县(市)委书记带头履行军分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职责。优化运行机制。建立“双清单”、区域协调、成员单位专题协商、联络员工作会商和情况通报“五项制度机制”,定期收集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派单解决、对单销号。最后是完善政策支撑。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干部责任考核内容、全民思想教育国防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范畴。制定出台相关文件,形成一套运行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
我们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个目标贯穿全局,围绕2024年创建成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目标,召开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工作动员大会,集中攻坚专班推进。
全力服务保障国防军队建设,在地方“三流财政”情况下,尽全力实现对驻文部队的“一流保障”。
出台参军入伍奖励办法,打出征兵“组合拳”,将军人军属移交安置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出台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实施办法,出台军人子女入学政策,开设入学绿色通道。
全面增强军人荣誉,制定出台《文山州退役军人荣誉激励18条措施》,组织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模范兵支书”等评选活动。推动军地深度融合,驻地官兵积极投身地方建设。
强化全民国防教育,成立双拥示范学校和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营造浓厚氛围,修建老山主峰大门,筹资在老山杜富国扫雷雷场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以‘文山之干’推动双拥工作再上台阶”
记者
汽车刚驶入文山地界,我就看到高速公路旁边巨大的广告牌上写着四个大字——“文山之干”。明年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表彰年,书记可否给我们讲讲将如何结合“文山之干”,推动双拥工作更上台阶。
陈明
文山这片红色热土不仅孕育了“老山精神”,还孕育出“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内核的西畴精神。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文山历来有实干的基因,我们果断提出“文山之干”的发展理念,以“文山之干”促文山蝶变。
扛牢政治责任。双拥工作就是书记抓、抓书记,双拥工作干不好,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为引领,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动、高质量落实双拥工作。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我在大会上强调,地方和部队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地方无条件先让步。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就是心怀“国之大者”。要全面加强全民国防教育,进一步优化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建设,准确把握军事需求,谋划好军民融合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做好服务保障。认真贯彻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深化拓展“尊崇工作法”,积极动员全社会各行业参与社会化拥军,营造尊崇优待氛围。密切部队联系。落实好军地协调机制,加强与部队沟通联系,及时解决部队困难问题。
边疆的历史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变迁,边防的强弱始终关乎国运的兴衰。“一切为了胜利”,当年能做到,今天我们更要传承发扬。文山州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扎根边疆、心向中央,拥护核心,心向北京,发扬“老山精神”和新时代“西畴精神”,聚焦文山资源禀赋,突出文山边地特色,彰显文山英雄情怀,深化文山红色记忆,树立文山退军形象,以干破新题、以干育新机、以干开新局,推动双拥模范城(县)创建的“文山之干”,交出一份不负时代、不负组织、不负人民的“时代答卷”。
(来源:《新时代中国双拥》)
(编辑:刘梅 排版:向传帅 二审:资云波 终审:周味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