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小哥”在奔跑城市就不会孤独 ——坚守城市的“味道”系列报道之二
发布时间:2020-03-03 15:35:15 阅读 61262
疫情让这个春节变得不太一样,很多市民宅在家中。但一日三餐、生活用品的需求免不了,请外卖小哥提供即时配送服务,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冷清"的"热闹"
1月24日,大年三十,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这天,也是王泽新最忙碌的一天。
王泽新来自安徽,讲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他在文山美团送外卖已经有三年了,今年他不打算回家过年,因为春节期间单子多单价高,王泽新决定利用这段时间多跑几单,多挣几个钱。

"那时候每天很早我就起来工作了,一天单子确实多,而且很多商家年三十是不打烊的,这样一天跑下来收入还是可观的,如果整个春节期间都能维持这样的订单数量,那将是一笔不错的收入。"王泽新表示。
不过在王泽新记忆里,今年的过年氛围较往年有所不同:"年前我送单时就注意到了,虽然大街上像往年那样张灯结彩,专属于春节的音乐也在每条街巷循环播放,但走在街上的人却不似往年那么多,大家都自觉的带起了口罩,我想,大家应该都关注着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这时候也不出门溜达了,所以街上出现氛围在,人却少了的现象。"王泽新说。

订单种类的变化
随着疫情的发展,王泽新接到的订单也有所变化。
"我们平时的订单大多数为正餐,后来慢慢的,我接到的送生活物资的订单开始变多,我同事们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像水果和蔬菜、甚至便利店里的棉签和卷纸等等,每天都会碰到好几单。"王泽新说。
杨静富也是美团外卖的一名骑手,与王泽新负责的是同一片区。

"我也接到过不少生活物资的配送订单,为了安全,公司推出了无接触配送服务,双方在指定的地方交接,避免直接接触。对了,最近一段时间听到顾客对我说'谢谢'的次数变多了,自己被需要的感觉还挺好。"杨静富笑着告诉记者。
外卖小哥送来的水果和蔬菜,乃至超市里的各种吃食,让那些暂时无法出门的人,在异样的生活方式里,感受到了熟悉的生活的气息。

"这是工作,更是责任"
正月初五那天,天气阴冷,王泽新接到了一个来自市医院的订单。
"最开始我心里还是有所犹豫的,可转念一想,病人身体不好不方便行动才会点外卖,如果我们都不去送,那他们吃什么?"于是王泽新毅然接下了这个单。
可这一单王泽新送的并不顺利,因为顾客只留了几楼,却没有留下详细的病房号,王泽新不知从何找起,再打电话过去时一直无人接听。王泽新担心顾客吃不上热乎饭,急忙联系医院工作人员,希望工作人员协助他找到那位顾客,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经周转,王泽新终于完好的将冒着热气的外卖送到了顾客手上。
"那是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躺在病床上,我把外卖交到他手上时候,他很开心,一个劲对我说谢谢,那时候心里突然觉得热热的!"回忆起这件送餐经历,王泽新眼里闪烁着光,语气里带着一丝小小的自豪感。
杨静富家在平坝,离文山城并不远,他每天都要回家住,随着疫情的发展,他也担心过自己每天跑来跑去会不会给家人带去潜在的危险。
"我们每天都要送很多单,尤其像医院的单,我们都会接,虽然有无接触配送服务,但在医院接触的人其实不少。所以我每天除了定期在站点统一消毒,自己也会带个小喷瓶、酒精湿纸巾之类的给自己消毒。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的负责。所幸家人虽然担心,但还是支持我的,因为他们也知道,这于我而言不仅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份责任。"杨静富坚定地说,"比我们辛苦的人还有很多,医生、警察,还有各行各业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关键时刻我想每一个人都应该扛起自己肩上的那份责任。"

载着责任,继续前行
文山市暂停商贸市场经营活动期间,外卖小哥们能接到的订单变得非常少,通常一天就几个单。
"就算几个单我们也要接,这个节骨眼还点外卖的一定是真的需要,我们不能辜负大家对我们的信任。城市依旧在运转,所以我们必须要把顾客需要的东西第一时间送到他们手上。"王泽新告诉记者。
像王泽新和杨静富这样的外卖小哥还有很多,他们默默在自己岗位上工作着,把带着烟火气息的饭菜和人们需要的生活物资及时送到每一个需要被温暖的人手里。
2月21日,文山城逐步复工复产。外卖小哥们的订单也逐渐变多,他们一如既往,穿梭在大街小巷,为每一个顾客准时送去所需物资;也一如既往,载着那份责任继续前行。
(记者 刘梅)
(编审 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