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普法强基补短板 | 法到之处 便是繁花——文山州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写实

发布时间:2023-03-28 15:35:27  

自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文山州将专项普法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一网兜结合起来一体推进,打造一条法治“繁花”大道。

“红色+”助力法治教育。宽敞的村道两旁,一幢幢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门口贴着“法治乡村 你我共建”标语,景致和谐。文山是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地,这里有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山,有滇东南革命活动的发源地——文山市德厚镇洒戛竜党支部,有文山县第一届人民政府诞生地——文山市追栗街镇丫呼寨。一直以来,文山将乡村振兴、红色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结合,在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同时,加强红色旅游与法治文化阵地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用红色旅游发展带动法治文化建设,用法治建设保障红色旅游走深走远。

“文艺+”助力法治宣传。“他们演的普法剧情,我看得懂、听得进去。”“这样的普法方式我喜欢,期待看到更多类似的普法节目”……这是在3月11日文山市举办的“群众性法治文艺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给出的精彩评语。聚焦本地重大节庆、民族民俗活动时间节点,文山大地“千场演出进万村”文艺普法活动如火如荼,各县市线上线下精彩法治文艺演出精彩纷呈。马关县将法治与乡村振兴结合,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文艺晚会;富宁县结合壮族“陇端节”开展文艺普法。文艺普法是老百姓能听懂、易接受、提高快的喜闻乐见的普法方式,不仅有视觉上的享受,更有心灵上的碰撞。

“经济+”助力法治建设。文山州以专项普法为“小切口”,协同推进普法强基固边防、普法强基抓治理、普法强基促和美、普法强基助经济“大变化”。文山市红旗社区庄子田村小组,抓实乡村法治建设,为“仙人掌”产业发展“指路”,为农民增收“护航”。砚山县“送法进企业”,助推绿色铝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数智+”助力法治发展。文山州专项普法工作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根据对象特点,不断创新普法方式,真正做到不漏村、不漏户、不漏人,有质效。文山市推行“法治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法治场所集群阵地作用,以法治文化提升群众法治素养。砚山县江那镇锦山社区,利用“5G+数智”社会综合治理管理平台,打造“书记直播间”,政法干警轮流做客“直播间”进行普法。西畴县兴街镇东升村委会开设“东升释法栏目”,用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寓教于乐的宣传方式线上互动,一对一解答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麻栗坡县推出“微信扫码普法”“火塘夜校普法”。马关县组建“南疆国门”文艺普法队,以小品、快板、山歌等形式进村普法,利用应急广播和大喇叭进行“马关方言”普法。丘北县采取“分众化”精准普法,让不同受众群体更直观,更有效。广南县充分发挥“一村一辅警”人熟、地熟、事熟的普法先锋队作用,让触角更灵敏。富宁县结合民族节日和民俗活动多的特点,开展集中案例讲法。

普法工作成效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只有铭刻在人们心中的法治,才是真正牢不可破的,坚信本次专项普法春风所到之处,皆是繁花似锦。

(何莉秀)

(编辑:郭韦 排版:张振飞 二审:资云波 终审:周味鸿)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