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李运忠:身残志坚的茶界“孤勇者”
发布时间:2025-08-12 10:11:59
在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层峦叠翠的茶山之间,长地村小组党支部书记、组长、乡人大代表李运忠的身影,总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假肢支撑着他丈量山路的脚步,目光中燃烧着带领乡亲致富的炽热梦想。从意外失去右腿的打击中涅槃重生,到成为带领全村脱贫的领路人,再到为民代言的贴心代表,李运忠用钢铁般的意志和深沉的爱乡情怀,在莽莽茶山上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奋斗赞歌。
2006年,一场意外无情夺走了26岁瑶族青年李运忠的右腿。命运的残酷考验未能使他屈服。装上假肢,他如初生般重新学习站立、行走。生活的重压下,他将目光锁定家乡的宝贵资源——茶树。从家庭小作坊起步,面对设备简陋、销路不畅、家人动摇的重重困境,李运忠拖着沉重的假肢,倔强地跑遍周边县城,虚心求教,改进工艺。一次次假肢叩击山路的铿锵之声,不仅叩开了市场的大门,更锤炼出他精湛的制茶技艺和敏锐的市场嗅觉。
支书上任挑重担,保底收购解民忧
2018年,李运忠被推选为长地村党支部书记。“自己富不算富,乡亲富才是真本事!”他深知责任如山。与妻子商议后,他做出一个改变村庄命运的决定:敞开茶坊大门,以“保底价”大量收购本村及周边茶农,特别是贫困户、残疾户的鲜叶。这一创新举措,彻底终结了茶农“春茶抢手、夏秋茶烂地”的困境,为山区茶产业注入稳定剂。7年来,一直收购8户脱贫户、3户残疾户鲜叶高达60余吨,为11户家庭带来直接收入30万余元,如甘霖滋润心田。
作为猛硐瑶族乡人大代表,李运忠的履职深深根植于脚下的茶田。他将在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一线遇到的难题、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及乡亲们最迫切的呼声,精心梳理后带到庄严的乡人民代表大会会场。他积极为发展乡村特色茶产业、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等议题鼓与呼。他的每一条建议,都沾着茶山的泥土气息,浸透着与乡亲们并肩奋斗的汗水,是真正从实践中“生长”出来的真知灼见。
李运忠深知,品质是产业的生命线,唯有精益求精方能行稳致远。2025年4月,他不顾右脚假肢磨损严重,坚持参加麻栗坡县第三届“老山国际春茶节”茶叶加工技能竞赛,虽未获奖但眼界大开。同年6月,在强手如林的云南省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品茶师”项目中,他凭借超凡毅力与日积月累的苦功,获得第十三名!这份荣誉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茶样攻坚战”——案头排列20种产地、品种迥异的茶叶,指尖细捻条索,目光如电分辨墨绿、金黄、褐红的微妙色差,将香气、形态的细微特征深烙脑海。从品种特性到审评技巧的千锤百炼,他以超常努力完美诠释了“身残志坚”的千钧分量。
失去右腿,未能折断他飞翔的翅膀;山高路险,更显他步履的铿锵。从逆境奋起的创业者,到心系百姓的代言人,李运忠用一条“铁腿”踏平坎坷,用一副“铁肩”担起千钧。他的故事,是“身残志坚”的时代强音,是“党员先锋”的鲜红旗帜,更是基层人大代表扎根沃土、情系桑梓、助力乡村振兴的壮美诗篇。在麻栗坡的绿水青山间,“茶支书”李运忠的茶香致富路,正以其特有的温暖与坚韧,绵延不绝,香飘四方。
(通讯员:曾明美 吴远超)
(编辑:周秋 美编:冯明兰 二审:刘虹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