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情满坡芽村(组诗)

发布时间:2019-11-20 17:27:56  

情满坡芽村


(一)

从明朝走来的剥隘渡口,千百年依旧寂静

桨帆带着文化与深刻,渡走了若干忧伤

七月,几场雨在侧方坡芽村叠加

千里香注(1)连绵,从糯米里舒展柔软命运

月光撒播一种诱惑,让夜醒来

慈竹密密麻麻、悠然晃动。鹧鸪鸟定格了沧桑

空间里,细露,正滴响世界所有清晨!

那么,蛙声,且请到别处聒噪罢

留下超然水镜,给这情歌予洒脱时机!

 

八十一个图形注(2),从绿叶红妆里透出温暖

不雕刻古典庄重,不牵挂现代杂乱

纯洁图描出风景:挑水桶那位女子,摘一片枫叶

吹奏情感,便被壮族男女,从根源处吟诵

寻觅太久,却还是最先、梦里那枚禁果

——缀上诱人光泽,闪着幻境幽深的线条

 

驮娘江溶着世间百味,汩汩流向海洋

孤独的鸟音啼叫着沙哑

命好才相会呵,哥哥,盛世已来临

富裕铺满了村里村外的路,你手里的茅草叶

可还吹奏古时那首过期答案?

 

野芋头跨不过溪流,枯蝉冷却后

愿意将皮囊注满思念及渴望

烛火已不能安慰沉闷夜色——

最美的村寨,怎能没有轻风、月光和方向

双目里早已装满星宿,飘遥、但不空寂

因为,歌声,正花朵似的,从初春,走向夏秋

收获犹如消沉了半世,任由心情报喜

此时,怎能把真情压在尘世,被山火烧掉!

 

(二)

接着有阳光斜射,八艘船装满珍贵食盐,

情景再现——已经牵手:用三角灶煮上鱼

韭菜园却停滞于一种忘却的痛,漫过

跋涉中留下的记忆。轻柔、缓慢

无边无际——要刻画成新土布么?仍须注定

美丽壮乡,委婉歌喉中,瞩目今天的富裕安康

 

——门口那石墩长在心上,孤独还在屋内

你不是可以随便携带的菜,但我收藏着你的衣香

和目光!守候不再彷徨,只在内心绽放花讯

因为思念八月、九月那湿润丰收

衣角便卷起、手巾已湿透。轻灵和娇媚

或许就在你身边——紫梅的承诺

是否藏着谎言呢,与热闹的蝉鸣无法比拟。

我试试吧,用双肩,沉重地担起誓言……

 

稠裤将穿在身上,她坐在院里数李花梨花

榕树后的老屋跑过两只绿头鸭

情,太像这些树根,绵长歌词长过绣花线

情呵,太能浮起鸳鸯似的深沉意象

缓缓地,果实就依附了幻想

把家的融洽扩展成村寨图腾景象!

 

灯影仍旧染红血脉的枝桠。降落

就占据了霜霰后面茫然雪意

在繁重过后,在恐怖及疲惫消失

整个村开始涌动潮汐:回顾青春和恩情

犹如夜色急切地透过幕帘,溅成

——惊叹四起。一次次久违的欢呼

带着斧头、犁铧,等候出土的双生笋!注(3)

 

火鸟飞翔,是从前没有的颜色

是谁在一份约定中兴奋,享受星光璀璨

在这美丽村庄团聚、相守,在一间清秀小屋

观赏这样的美、这样的珍贵?

激烈的心跳跨过剥隘那座桥,往来不止

兴奋因此铺满平常与虚幻的所有情节

 

(三)

九九归一的循环,肯定标注了《易经》的玄奥

如今,坡芽歌书注(4)在一枚钓钩里起伏

担忧散了。锅灶开始煮沸人生,也煮沸盛世

高尚又纯洁、执着并骄傲,缓慢地迎接和谐

算盘呢?不知曾伤透多少精明商贾

现在一脸笑意,满满地、有比山水更好的运程

 

总是留心村寨:这些自然诞生的万物

和千重思绪,影子似地附于木织布机。

宁愿让仙人掌刺破手掌,绝不让浮萍

温柔又匆忙地,在我的田原奔忙。

此时,不再抚摩战战兢兢的承诺

甘蔗一定会甜进心里,果实会挂满枝干

 

阳光终于照出一片旷野,雷声过后

陇端节歌声更嘹亮。果然是喜庆吉祥

该让所有甜蜜开放美满节日和城乡

愧疚消去,梦的途程融合幸福景象!

从天空落下来,飘向每寸净土

忘却过去岁月的冷和黑、丑与恶

 

会讲壮语的孩童,都唱着这些温婉语句

旋律感动了空间和时间外的客人,也诞生不朽

而嘹亮和照耀,将被批准扰乱静修

迎候牵手、揽腰的昼夜,在山坡之上

让明媚快乐婆娑一生所有

 

麻栗树怎会枯萎呢,在冬天

它们等待着雾霭,

喘息一样、来来往往

如躲进这光芒背后那些快乐

在门缝里,夸张地窥望:

途程,美景轻飏

而舞蹈仍停在激烈风口

陪伴无数音律,

一起在驮娘江畔流淌!

 

注:(1)千里香,云南民间又称扬咪咪花、染饭花,香味浓郁,壮族人民通常喜欢将这种花浸泡染色糯米,蒸出的饭色味俱佳。

(2)坡芽歌书用于记录壮族歌曲的图案刚好81个,暗示着九九归一、循环不断的美好意愿。

(3)双生笋,坡芽歌书的最后一个图形,意示结局圆满。本诗中的很多词句采用坡芽歌书的图形文字起意联接,如“绸裤”“火鸟”“霜霰”“绿头鸭”“衣角卷”“紫梅”“三角灶”等。

(4)坡芽歌书发掘于云南富宁县剥隘镇甲村坡芽村,这是一种将歌词画成图形记录的壮族歌曲,被国内专家称为“文字之芽”,这画布上的每一个符号都是一首歌,村里不管儿童还是老人,只要会讲话,就会讲壮话,看着画就能唱出每首完美歌曲,而且,这些歌的曲调,还可以与场景随时变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