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当年村里资助上大学 如今回家助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19-12-23 16:29:43 阅读 13047
不管夜多深,天多黑、多冷,下金厂乡仓房村委会办公室总有一个姑娘忙碌的身影,每天早上第一个到办公室的是她,最晚离开的也是她。她就是文书侯应芬,一个苗族姑娘。如果问她为什么那么拼,那就要从5年前说起了。
家里穷想辍学,村里帮了一把
2014年,家住仓房村委会上仓房村小组的侯应芬考上了临沧师范学院,但由于家庭困难,家中没有足够的能力同时供两个孩子上学,懂事的她告诉家人自己长大了,可以和父母一起外出打工赚钱供弟弟上学。
村委会了解情况后,积极向上反映,并为其争取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好心人士2万余元的助学金。在村干部及家人的百般劝说之下,她终于下定决心入学,从此踏上大学追梦之路。
2017年大学毕业,侯应芬去了父母务工地广东省,并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2019年是仓房村委会申请脱贫出列之年,也正是麻栗坡县脱贫攻坚进入滚石上坡、啃“硬”骨头的关键时刻,面临着庞大的工作量。而仓房村委会文书一职处于空缺,找遍了整个村也没有适合的人选,适合的又不愿意担任,这让村“两委”不知所措。6月份,侯应芬打来电话向村干部问好,村干部向她谈及此事,让人意外的是,她表示愿意放弃在广东的工作,回家乡担任文书!
勤奋好学来报恩
“我在外也听说了目前全国正在开展精准扶贫,当年如果没有村委会的关心,如果没有党委政府和大家的帮助,我根本上不了大学。所以我愿意回去。”就这样,侯应芬回到了家乡,于今年7月份正式出任仓房村委会文书。
也许是出于感恩和责任,上任至今她任劳任怨,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当别人问她为何放弃在外发展的机会,放弃“城里人”的生活,她说:“这里对我有恩,所以应该回来。”
“喂,小侯,你今天把仓房补短板的表册核实了报来给我一下。”
“好的,许姐。”
“小侯,刚刚我从QQ发给你的文件你记得及时接收一下。”
“好的,陈姐。”
刚刚挂了扶贫办的电话,又接上了党政办的电话。
她每天总是那么忙碌,她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村委会工作量大,而且繁杂。刚进入的她常常被搞得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工作,但勤奋让她很快就掌握了方法。现在,她不仅熟悉了全村情况,还把各类工作档案资料、文件收集得整整齐齐,把办公室、会议室、群众接待室、厨房卫生都打扫得“亮堂堂”,就像个工作多年的老手。她还利用专业知识,热情帮助同事解决各类难题,协助副书记把党建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
“忙碌的生活才充实。”
“能做的尽力做,不会的再学嘛。”
她总是那么忙碌,而忙碌并没有成为她的埋怨,忙碌也没有抹掉她热情的微笑。大概是因为她觉得忙碌是最好的报答方式吧。

(张芳)
编辑:侯佑琴
排版:曾炜
审核: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