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补短板治硬伤,砚山“绣花功夫”推进百日总攻
发布时间:2020-04-09 16:06:26 阅读 7528
“行百里者半九十”
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来之不易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提升脱贫质量成色更加不易
今年以来,砚山县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新困难新挑战,不断增强军令状意识、交总账意识、倒计时意识,聚焦定点督战、就业扶贫和产业扶贫,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确保上半年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减贫任务全面完成、算好决战决胜的合格总账。
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全县11个乡镇第一书记、10个主要行业扶贫部门对全县11个乡镇、24个重点贫困村及2个易地扶贫搬迁点以及驻村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地督战。3月27日至4月1日,县纪委监委牵头组成4个明察暗访组,分别到全县11个乡镇进行督查工作,察访12个行政村41个村小组245户农户(其中,档卡户161户,非档卡户71户),就村稳定出列、户稳定脱贫、动态监测、人居环境、住房保障、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小额信贷、饮水安全共10项内容进行督查,共发现143个问题。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第一时间对照问题清单逐条分析研判,细化定点挂牌督战台账,通过实地核查、蹲点解剖,对接乡镇、行业扶贫部门和包村帮扶单位进一步开展研判并明确推进措施,帮助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边督边改,下足“绣花功夫”补短板治硬伤,对影响脱贫攻坚目标问题整改、影响脱贫质量成色的问题,紧盯不放,一抓到底。
稼依镇挂牌督战工作
始终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坚持劳务输出和就地就近就业一起抓,认真贯彻落实省“22条”、州“20条”政策措施,做好跟踪服务,及时了解并协调解决好企业存在的困难问题,提振企业信心,统筹抓好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就业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和贫困群众稳就业,有稳定收入。截至目前,全县重点企业125户复工复产113户,复工复产率达90.4%,返岗人员7638人,在建项目40个复工33个(续建26个,新开工7个),复工复产率82.5%,返岗1575人。开展“网络招聘”和“中小微企业助力行动”,积极推动稳就业政策落实。目前全县共举办15场招聘会,其中,组织线上招聘会3场,发布各类用工企业139户,提供就业岗位17953个;全县共转移就业144879人,其中县内转移就业49973人;县外州内转移就业3095人;州外省内转移就业7433人;省外转移就业84378人,有序组织输出34批11693人;累计开发公益岗位5726个,其中护林员 1912 名、护河员 572名、保洁员3210 名、地质灾害监测员 32 名。真正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聚焦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就业车间等三类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企业+合作社+扶贫车间+农户”“四位一体”模式,切实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动形成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县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取得新的成效。截止2020年4月,全县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4家,建成“扶贫就业车间”42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0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个、省级示范社24个、州级示范社30个。全县从事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比重达到9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的农户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同时,积极对接上海静安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等对口帮扶地区和央企开展产业扶贫;实施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116家民营企业,投入资金25949.84万元,帮扶79个贫困村发展产业,受益农村人口216212人。
(彭显波)
(编辑 骆丽)
(排版 曾炜)
(审核 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