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合掌村:奏响民族团结+产业进村乐曲!
发布时间:2020-07-03 17:10:12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这是哪?
是文山市东山乡合掌村呀~
文网讯 文山市东山乡合掌村党委通过强化"四个管理"、抓实"三个抓手"、坚持"三个起来"的"433"党建模式,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民族团结和产业共进村。逐步形成了"党建+民族团结+倮语文化"亮点,奏响合掌村历史文化和民族团结奋进的乐曲。
在合掌村一望无垠的田野里,随处可见长势旺盛的花椒苗迎风舞动。这些去年才种植的花椒目前已经有1米多高,明年就能挂果有收入了。2019年,集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合掌村党委班子在党委书记李顺国的带领下,四处考察,寻求产业增收的途径。最终选择了花椒这个产业,目前,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目前全村已发展花椒种植400多亩,经济发展有了盼头。
"首先我栽了3亩,集体经济发展了100亩。我们以集体和个人带动群众一起发展,现在我们合掌村委会已经发展的400多亩,今年长势比较好。"东山乡合掌村党委书记李顺国说。
合掌村村民李林英一直想发展经济产业,但苦于没有技术和资金。选定发展花椒产业后,合掌村党委积极帮助她选定花椒苗,从栽种到后期的中耕管理,枝条修剪,施肥和打农药等一条龙技术服务。目前合掌村群众只要有发展花椒产业的农户,由村党委联系花椒苗免费提供给农户种植,并提供技术服务,让积极发展种植的农户心更加踏实。
"村干部和村主任叫我们来栽花椒的。他们教我们如何管理花椒,枝条怎么修剪,怎么施肥等技术。有干部积极引导党员带领我们发展各项振兴农村的事业是值得积极配合的,收益效果好的话我们会继续栽。"东山乡合掌村村民李林英说。
在合掌村新建好的民族培训中心,记者看到,少数民族老师正在进行文字和语言的传承和教育,来自全村的30多名村民齐聚一堂,认真学习彝族的民族语言。
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合掌村党委先后组织各支部党员深入挖掘学习彝族尼苏·阿扎在合掌村发展演变壮大的深厚历史,并利用主题党日契机,邀请彝族(尼苏、阿扎)文化培训中心老师专题开展倮语培训课程,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意识。
同时,合掌村党委用汉、苗、彝三语与脱贫攻坚惠民政策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行广播,使群众对党的民族政策耳熟能详,引导广大农村党员争当民族团结创建的带头人,发展致富的领路人。
合掌村党委会下设8个支部,拥有162名党员,在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的路上,合掌村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在强化队伍管、理制度管理、党员管理、示范管理的基础上,认真牢固树立"两个维护""四个意识"教育引导党员落到实处。村党总支不断强化党员先锋模范,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积极引导党员带领群众发展各项振兴农村的事业。
据了解,合掌自然村共有246户1003人,为了做好民族团结和产业建设工作,村党委在民族团结路上以"知行合一,掌上观文"为思路,采取"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村,个个争优秀,户户促创建"的措施,逐步形成人人参与民族团结,村村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合掌村先后获得"云南省卫生村","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委会","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团结示范村","第六批文山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下一步主要面临的工作是乡村振兴工作,乡村振兴主要就是发展乡村经济。作为合掌村党委书记考虑到合掌村委会产业发展比较单一,打算发展姜、辣子、烤烟、花生等这类传统产业。"东山乡合掌村党委书记李顺国说。
(文山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光海)
(编辑 刘梅)
(排版 张振飞)
(审核 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