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记瑶族青年赵志方的创业之路
发布时间:2020-08-31 10:00:39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留下的不只是回忆,还有奋斗者的足迹。就如33岁的瑶族青年赵志方,从穷小子到创办两家公司、在文山州建筑工程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的创业经历,让人深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道理。
贫苦中树立人生志向
赵志方出生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象明乡瑶族群众聚居村——新摱拱村。在赵志方8岁那年,父亲做农活时不慎发生意外严重伤及内脏,因没能及时送医救治不幸离世。失去顶梁柱的家庭顿时陷入困境,从此,赵志方与10岁的哥哥赵万光和母亲相依为命。
因家庭惨遭变故,无钱缴纳学费,刚上完一年级的赵志方和哥哥双双辍学。赵志方和哥哥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和母亲一道为了生存,每天干起了繁重的农活。“家里缺农具,我和哥哥模仿着制作犁,做成后,一人犁田耙地,一人敷田埂……”回想起心酸的往事,赵志方感慨万千。
父亲过世后的第二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赵志方家残破的屋顶被大风掀飞,雨水浇湿了床铺,一家人只好暂住到舅舅家。孤儿寡母,无依无靠,前路茫茫。空空的口袋不能阻碍孩子的将来,空空的脑袋将让孩子永远贫穷。赵志方的母亲深谙这个道理,她以朴素的语言教育赵志方:“你如果不好好读书,以后还得过这种穷苦的日子。”母亲无力同时供两个孩子上学,哥哥赵万光主动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赵志方。于是,辍学两年的赵志方重返学校复学。在之后的求学过程中,赵志方在清贫中度过。班里的同学一个星期有30元的生活费,他却只有可怜的10元钱,早点都舍不得吃。
从初二开始,赵志方废寝忘食地发奋读书,中考时以全年级第五名的成绩考上勐腊县第一中学。2006年参加高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昆明理工大学建工学院学习土木工程专业。考上大学,一家人心中欢喜,但高昂的费用又成了一家人最大的烦恼。母亲卖完猪牛后又向村民借钱,一共凑了9200元钱交到赵志方的手上。进入大学后,赵志方靠勤工俭学维持学习和生活,他干过端盘子、做门童、发传单、跑业务等工作。为了顺利完成学业,他拼命赚学费、生活费,5年的大学生活,他只回过两趟家,没有再向家里要过一分钱。
在追梦路上奋力奔跑
2009年大学毕业后,赵志方对日后的发展有了清晰的规划,果断放弃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的机会。当年,中铁十五局在昆明火车北站到北市区地铁标段招投标中中标,施工采用当时较为先进的盾构机作业。赵志方觉得在这种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国企上班能学到真本领,就抓住中铁十五局到学校招聘的时机应聘,并顺利被录取,成为了公司的一名技术员,月工资7000元。
两年后,由于女朋友在文山工作,赵志方离开了中铁十五局,来到文山州礼光道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先后负责管理文山三七产业园区登高片区一标和四标、广南板蚌大桥、广南那榔水库导流洞等施工项目。转眼又过了3年,积累了丰富工作经验的赵志方有了一定的积蓄,眼见创业时机成熟,他毅然离开了供职的公司决心自己承揽工程单干。
2015年5月,赵志方向朋友、亲戚借了50万元加上自己的积蓄,承揽下第一个项目——总投资70万元的桥梁工程。此后,他的事业蒸蒸日上,2015年完成年产值300万元;2016年,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到2017年,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业务也从单一建桥梁拓展到房屋、道路修建等领域。事业成功的背后,是赵志方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初心。
2015年,赵志方争取到广南县篆角乡下寨桥、马白桥、上(下)搏格桥几座桥梁的修建项目。当地交通部门对这些农村公路小桥的设计宽度为5.5米,但赵志方认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5.5米宽的桥梁无法满足二三十年后的通行需求。于是他自掏腰包将桥梁宽度增加到6.6米。此举增加投资100万元左右。他的举动获得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但也受到一些同行的讥讽:真傻!
面对挖苦嘲讽,赵志方不以为然。尽量追求完美、不留遗憾本就是他的一贯作风。赵志方说,他要做的是质量工程、民心工程。干一件工程,立一座丰碑。这才是他真正的追求。
为了将事业做大做强,赵志方于2017年组建成立云南臻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8年成立云南志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两个公司的业务涉及土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审计、财务审计、茶叶精加工及销售等。2019年以来,公司承接工程投资额达1.2亿元以上,承建了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灾后重建项目,包括安全饮水、学校、敬老院、集贸市场投资开发等建设项目。同时,承建了广南县、马关县多条农村道路及桥梁建设项目。
爱心奉献解贫困
“只要你们两兄弟能好好做人,不干坏事,我就心满意足了。”母亲对儿时的赵万光哥俩的殷殷嘱托常萦绕在赵志方耳边,他明白,这是母亲在家境贫寒的条件下对他们作出的底线要求。母亲的话深深烙印在他心里。在以后的创业过程中,无论再苦再难,他遵从母亲的教诲: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他总是满怀慈悲之心,对那些困难人群尤其是大山里的贫困学子慷慨解囊施以援手。
就读于广南县第一中学的陆丽是广南县董堡乡的贫困学生,她成绩优异,但家庭异常贫困。赵志方了解情况后二话不说,决定给予她每年6000元资助直到高中毕业。像陆丽一样得到赵志方资助的贫困学生一共有15名,其中文山州有10名,西双版纳州5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赵志方投入捐资助学的资金超过20万元。看到自己资助的就读于州一中的6名学生在今年高考都考出好成绩时,赵志方高兴极了,他说:“我不需要他们的回报,只是希望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将来能依靠学到的知识、技能,努力改变贫困的处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除了捐资助学外,赵志方把做公益的重点投放在脱贫攻坚工作上。2016年12月16日,赵志方带上家人前往西畴县鸡街乡大寨行政村高峰村小组,挨家挨户给贫困户送去了米、油、面条等生活物品。走在坑坑洼洼的路上,赵志方当即决定拿出6万元帮助村里硬化村内道路。在广南、麻栗坡、马关、文山市等也留下了赵志方支持脱贫攻坚的足迹。他先后在各县市乡村捐赠水泥达1008吨,还捐赠了大批桌椅、棉被,总价值40多万元。此外,作为文山州瑶族研究学会的理事,他还捐资1万元帮助学会购买文艺队演出服。
赵志方做了很多的公益,就连他自己也说不清具体做了多少。他总是说:“相比那些大企业而言,我做的实在太少了!”
(记者 李正兴)
(编辑 郭韦)
(排版 尹颖)
(审核 侯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