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马关百年“老酸粑” 蒸出“甜滋味”

发布时间:2020-10-21 12:22:18  

传统小吃——酸粑

是马关篾厂乡的一张美食名片

已有近百年历史

在饮食日渐丰富的今天

其独特的味道

依旧抓住了人们的味蕾

成为了篾厂儿女

不可替代的乡愁与味道

近日,记者走进马关篾厂乡,探索酸粑的制作过程。

酸粑,顾名思义是带有酸味儿的粑粑,因其口感松软、酸甜,深受喜爱,故而世代相传。

篾厂酸粑的制作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整个过程历时2天。酸粑以精选大米、玉米为原料,经过碎米、泡发、打浆、发酵、蒸制等工序制作而成。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发酵,第一次静置发酵七八个小时后需再搅拌发酵1个小时才可以蒸制,发酵时间必须拿捏精准,否则蒸出来的不够松软,而时间过长味道又会太酸。再将适量发酵好的米浆倒入特制的蒸笼里蒸15~20分钟,一道美食就悄然形成。

据篾厂乡粑粑厂二组酸粑制作人张海兰介绍,酸粑都是自然发酵,就是把上次用的“娘”晒干,在磨的时候加一点在米里磨,磨了倒入缸里,用木棍来搅拌,搅拌好以后把桶盖好,等到第二天发泡,就可以蒸了。一道道制作工序对于张海兰而言早已烂熟于心,张海兰说,她做酸粑的技术是和婶婶学的,那时她才20岁,现在已经做了36年了。“这个粑粑我卖了二三十年了,在八寨街一天大概能卖1000多元钱,篾厂人比较少,最多卖得700~800元。”除了在本地销售外,张海兰制作的酸粑还深受文山、河口等地消费者喜爱,时常有人叫她配送,一带就是上百个。

新鲜出炉的酸粑冒着腾腾的热气,纯米浆酸粑看起来晶莹剔透,玉米酸粑则金灿灿的,掰开酸粑,溢出一股米浆与玉米的清香,咬一口唇齿留香。在篾厂乡,以前做酸粑的有10多家,现在只有6家了,酸粑成了他们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一个小小的酸粑

承载着篾厂人特殊而深厚的感情

牵引着

外出游子的思乡魂

也蒸出了脱贫致富的“甜滋味”

“酸粑”已不酸

心间满是甜

(马关融媒体记者 :杨耘 谭倩  通讯员:骆思雨)

(编辑:李云淑 排版:尹颖 审核: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