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彩云杯】将“美丽乡居”变“文明乡居”

发布时间:2020-10-21 16:25:18  

实施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可以概括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这里,笔者就“生态宜居、乡风文明”这一重要条件发表拙见。

“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社会民风美起来。”金秋时节,在麻栗坡县杨万乡那都村,可以看到美人蕉依然绿意盎然;水中小鱼儿来回游弋,泛起微波粼粼;整个村找不到乱扔乱放的生活垃圾,乡居环境既整洁又美丽。每到傍晚,村民磨日焕喜欢到村文娱活动中心与大伙聊聊天、下下棋,对家乡的巨大变化啧啧称赞。在磨日焕的印象中,过去村上垃圾成堆、蚊蝇乱飞、臭气熏天。那都村百姓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期盼,在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梦想已化为现实,那都村勾勒出一幅幅宜居宜业的乡居生活新图景。“改善农村环境,建设宜居乡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给农村带来了新气象,赢得了群众的口碑和褒奖,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指数,农村群众享受到了与城里人同等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家家干净、村村整洁,村落绿树成行、鸟语花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新的战略部署,有丰富内涵和明确要求。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打好农村环境污染整治攻坚战,持续搞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而那都村的改变仅仅是当前社会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乡村环境的改变也是振兴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乡村振兴不是大拆大建,是保护修缮提升,要保护和延续乡村的历史遗存、生态风貌和传统文化,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村民在感受周围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思想观念也在悄然改变。村民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改变,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文明素质大幅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在不知不觉中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正在一步步向前迈进,是国家走向富强的重要标志。

(胡思莹)

(编辑:李云淑  排版:尹颖  审核: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