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沪滇同行,助力龙树脚绚丽蜕变
发布时间:2020-11-12 16:33:04
走进马白镇马鞍山村委会龙树脚村,蓝天白云下,湖面波光粼粼,村庄隐逸在青山叠翠之中,是骑行、健步、休闲的好去处。
龙树脚村位于马关县城南部,属于半山区,距村委会2公里,距县城7公里,海拔1450米,年平均气温21℃。
这个村庄主要以传统耕种、务工维生,没有促进增收的支柱产业。“以前村民们一年到头就靠种几亩田,到山上砍几根木材过日子,一年下来,每人也就两三千元收入。村子里都是老人驻守,很多年轻人初、高中毕业就早早进入社会。”龙树脚村村长王健祥说。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举旗覆盖神州大地,龙树脚村村民生活得到改善,危房拆除了,新房子建起来了,道路硬化了,贫困群众生活更有保障了,一些外出务工的游子回来了,但务工维生,靠天吃饭的局面并没有得到质的改变,如何把龙树脚村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找准一条致富路,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马关扶贫干部日思夜想后,决定走产业发展致富的道路。
上海援滇干部来到马鞍山龙树脚村,叹息这里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于是开始为龙树脚村“出谋划策”。
援滇干部引进企业到马关县成立添边农业有限公司,流转马鞍山群众500亩土地植特色水果优质桃和甜桔柚,以“公司+土地+贫困户”模式发展特色水果种植,有效破解了“望山愁、望水愁,种一山坡、收一土锅”的困局。该项目覆盖1个村委会19个村小组,受益人口1436户636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1户476人。辐射带动周边村寨经济林果种植600余亩,目前已实施500余亩。2020年第一批成熟的果实采摘后,将运往上海各大商场销售,作为优质扶贫产品,马关种植的特色水果得到上海市民的喜爱,商场供不应求。
为更进一步推动龙树脚村的发展,上海援滇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调研踏勘,反复论证评估,决定立足龙树脚村依山傍水的自然生态优势,申请资金加强该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将龙树脚打造成“山清水秀、瓜果飘香、风景秀丽”的乡村旅游度假景点——龙树脚七彩旅游村。
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向上海方申请到沪滇协作项目资金965万元,用于打造龙树脚七彩村,规划实施硬化村内道路1896米;污水收集处理池1个;修建公厕1座98平方米;农村环境提升工程共10673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新建村级活动室300平方米;公共活动场地5145平方米及配套设施;生产生活用水池2座共780立方米。在实施中,沪滇干部齐心协调推进、督促落实,确保项目顺利完工。
2020年10月,龙树脚村完成旅游村初步建设,2020年10月31日,龙树脚乡村旅游正式启幕。至此,一个标识齐全、卫生整洁、服务功能完善的旅游新景点向世人揭开美丽面纱。
幸有沪滇项目携手同行,马白镇已建成马洒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村、坡坝草场、龙树脚七彩村等景点3个;共发展特色果蔬菜种植近万亩,以优质桃、甜桔柚、刺梨、李子等为代表的一个个现代农业产业园逐步形成,巩固了脱贫成效,接力了乡村振兴。
下一步,龙树脚村将继续携手上海沪滇协作项目,围绕乡村振兴发展的总体目标,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在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结合龙树脚村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古代隐居生活“渔樵耕读”为现实写照,主打“隐居”文化,体现“身、心、灵”独特体验的人文关怀,打造一条生态观光之路、一条健康运动之路、一个逍遥游主题文化公园、一个达号秘境主题文化公园、一个隐客主题文化公园、一个奇幻飞行主题文化公园,最终,将马鞍山片区打造为能展现马关新农村、新型农家乐,与周边景区互补、资源共享、吸引游客互动的乡村旅游新地标,让人们体验无处不在的隐者生活的马关隐居文化旅游区。
(来源:马白镇人民政府)
(编辑:曾炜 排版:张振飞 审核: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