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文山州:高原特色农业蓬勃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13 15:51:36  

文山三七、砚山蔬菜、丘北辣椒、广南高峰牛、富宁八角……在文山这片洋溢着生机与希望的广袤土地上,平畴沃野、通边达海,气候呈立体状分布,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区位优势为高原特色农业的蓬勃兴起构筑了优渥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山州坚持“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通过高位强力推动、健全机制联动、加大投入拉动、完善政策促动,推动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高原特色重点产业考评排全省第4位,比2022年上升5位。

踏入砚山县稼依镇落太邑村,云南永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映入眼帘。郁郁葱葱的菜苗整齐排列,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有的熟练地收割着蔬菜,动作娴熟而流畅;有的忙着装车运输,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云南永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现在每天产量大概四五十吨,全部发往广州市场,工人都在加班加点地采摘收割,第一天收割,第二天早上发,进一步丰富粤港澳大湾区老百姓餐桌上的选择。”

据了解,落太邑村于2023年4月引进了龙头企业到村内发展蔬菜产业,目前共流转土地1000亩,主要种植菜心、芥蓝。基地于2024年1月实现投产,成为落太邑村第一个由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群众发展的产业。

像“永顺”一样生产安全、绿色、优质蔬菜的基地,文山州还有很多。为了能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高端蔬菜种植产业也孕育而生。云南中康食品有限公司就从荷兰引进了甜椒品种“芭莱姆”,通过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生产出了维C和花青素等营养元素含量较高的可生食甜椒。目前,文山州蔬菜种植346.89万亩,面积常年稳居全省第1位,砚山县获“全国辣椒产业十强县”称号,辣椒种植面积居全国县域第一。

围绕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文山州精心谋划,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文山州打造 100万亩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建设规划(2021—2025年)》和《文山州打造 200万亩辣椒基地建设规划(2021—2025年)》相继出台,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积极搭建“文品出山”平台,助力高原特色农产品“进京入沪入粤”,让文山蔬菜品牌声名远扬。目前,全州蔬菜“三品一标”认证达147个,同时加大引商入文力度,强化“文菜”进大湾区扶持政策,全力推进水利、交通、冷链物流、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南菜北运”“文菜入粤”的保供能力和水平。

延链、补链、强链,是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重点方向。围绕做大做强肉牛产业,文山州加大政策引导、科技支撑和产业扶持力度,发挥大企业大项目带动作用,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肉牛养殖实现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近年来,肉牛产业发展逐步从小散养到大规模,从合作社+农户养殖,到公司智慧管理,全产业链的肉牛产业正在形成。截至11月,全州肉牛存栏119.44万头,出栏54.11万头,牛肉产量6.25万吨。

为推动牛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以来,文山州先后制定印发了《文山州“十四五”现代肉牛产业发展规划》《文山州加快奶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文山州肉牛产业发展扶持方案》《文山州肉牛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大力支持肉牛产业发展。以“打造年出栏100万头肉牛基地”和“建成云南优质的奶源生产基地”为目标,发展一批适度规模养殖户,建设一批规模养殖场,打造商品化肉牛养殖基地。先后引进了云南乐牧牧业、云南海牧牧业、云南牛牛牧业等企业到文山投资奶牛、肉牛产业,培育壮大了云南牛旭、云南谷多、文山伊兴、云南中康等一批本地企业发展牛产业,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目前,全州培育“十头重点户”2.16万户,“百头样板组”1449个、“千头专业村”161个、“万头示范乡”33个,规模养殖场达191个,在建肉牛产业项目20个。全州建成肉牛屠宰深加工厂4个,年屠宰量达30万头。

同时,文山州注重线下市场建设,不断完善139个大牲畜交易集转市场,提升市场功能和服务质量。以文山牛为主线,“高峰牛”为突破口,打造“高峰牛 +”系列产品,先后荣获“文山牛”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广南高峰黄牛”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高峰牛”系列商标 3个,品牌知名度与日俱增,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

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是文山州农业提质增效、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山州始终将绿色生产基地视为农产品加工业的“第一车间”,以“6 个百万”基地建设为重要抓手,累计创建 2 个“国字号”农业园区,荣获云南省打造“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98个,种养规模化程度和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今年,文山州出台“1+4 +N”产业规划,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打造更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产业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进文山市平坝镇,黑色遮阳网在山坡上绵延铺展,三七在其庇护下茁壮成长,枝繁叶茂。这些源自山野的三七进入文山三七产业园区后,经过洗烘、灌扎、提取等多道精细工序,摇身一变成为三七中药饮片、保健食品、日化用品等丰富多样的产品,实现了从“田间”到“车间”的华丽蜕变。2023年,全州三七在地面积9.53万亩,较2022年的12.54万亩减少24%,但三七产业实现综合产值却达到178.95亿元,同比增加16.59%,展现出强大的产业韧性和发展活力。

在丘北县,辣椒经过深加工,成为辣椒酱、辣椒粉、泡椒等畅销全国的产品;麻栗坡县的魔芋从“土疙瘩”变成魔芋饼、魔芋爽、魔芋果冻等 10余款特色产品,身价倍增;广南县的石斛被制成石斛干花、石斛酒、石斛植物饮品等,成为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富宁县的八角产业搭乘“科技快车”,成为当地致富的新动力……文山州巧用加工这把“金钥匙”,开启了农产品市场的大门,挖掘出农业的多元价值,让“土特产”绽放出耀眼光芒。

文山州还将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作为推动产业全链条升级的重要路径,把绿色食品重点产业作为招商重点。截至今年11月,全州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70户,完成年度任务的 101.45%,累计达501户;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10个,完成年度任务的 137.5%;新注册家庭农场59个,完成年度任务的 73.75%。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已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文山州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特色鲜明、优势明显、链条完备……如今,一个个具有文山地域特色的高原特色农业产品在七乡大地开花结果,彰显着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劲动能。展望未来,文山州将继续在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断挖掘潜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市场空间,让文山的高原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为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贡献更为强大的力量,书写出更加辉煌灿烂的篇章!

(记者:刘梅 陶晶晶)

(编辑:唐雪娇 排版:冯明兰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