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从支持滇南抗战看文山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牺牲和贡献

发布时间:2025-08-26 18:30:53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共文山州委党史研究室与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专栏,深情讲述文山儿女在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激励全州人民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8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全面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反法西斯战争中,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文山,在抗战初期为大后方,中后期则因日本侵略者进犯祖国南防,因而成为滇南抗战的边防前沿。在滇南抗战和整个抗日战争中,文山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前赴后继,共赴国难。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各抗日团体,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日救亡,从踊跃捐款捐物、缴粮筑路、开挖战壕,到热血青年参军参战,奔赴前线英勇杀敌,为赢得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重大贡献,彰显了文山人民坚韧的责任担当。

广大热血青年踊跃从军奔赴抗日战场,付出了巨大牺牲,功勋卓著

在这场反法西斯战争中,文山一大批热血青年,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踊跃从军,奔赴各个抗日战场,英勇杀敌,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立下卓著功勋。

(一)热血青年踊跃从军

早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就有砚山籍(时属阿迷县,今开远)青年王有德,参加1932年上海一·二八淞沪抗战。王有德于1917年进入北京大学读书,参加过五四运动,随李大钊研究、传播马克思学说,发起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投笔从戎,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到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78师任上校参谋处长,参加过南昌起义。1932年,第78师(师长区寿年)驻防上海、吴淞、昆山、嘉定一线,在淞沪抗战中,王有德英勇奋战,积劳成疾,病逝军中,是文山地区抗日牺牲的第一人。

在淞沪抗战中牺牲的王有德

全面抗战爆发后,滇军第60军于1937年9月初,在昆明巫家坝举行誓师大会,先后离开昆明开赴抗日前线,众多文山籍官兵随队进发。1938年,60军参加徐州会战,于台儿庄重创日军,之后又参加武汉保卫战,此时云南又编练第58军、新3军出征抗日,转战大江南北,在重创日军的同时,滇军亦伤亡严重,急需补充兵员。1939年2月,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电令,于文山地区的广南、富宁、砚山、西畴4县招收志愿兵。在抗日救亡口号动员下,各民族爱国青年,踊跃报名参军。他们有的是城乡知识分子、教师、学生、农民和小商小贩;有的是嫡系叔侄、同胞兄弟、至亲郎舅、乡里故旧,他们互相宣传影响,鼓励说服,串联邀约,形成一片从军热潮。出现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妹妹送哥哥参军上战场的动人场面。至1939年冬末,以上4个县招收志愿兵4000余人;1944年,西畴县征兵500余人,富宁县征兵300名;这一年,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口号号召下,文山地区各县动员知识青年纷纷从军参加抗战,共有200余名各中学知识青年参军入伍。整个抗战时期,文山地区7县1区征募兵员总数近2万人,仅广南1县就征兵近万人。主要参加由云南部队整编成的60军、58军和新3军等部队开赴抗日前线,在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及滇西龙陵、畹町等地对敌作战,有的还出境缅甸、印度等国家与美、英、法等国军队一起同日寇浴血奋战。

1937年9月,滇军60军于昆明巫家坝机场誓师抗日,文山籍青年官兵随军出征。

广南县知识青年踊跃从军

青年踊跃从军

青年踊跃从军

青年踊跃从军

(二)驰骋抗日疆场的英雄儿女英勇杀敌,付出巨大牺牲,功勋卓著

文山出征的抗日健儿不负父老乡亲重托,在滇军卢汉、张冲等将领指挥下,转战全国各抗日战场,奋勇杀敌。先后参加许多著名战役,如杭州空战、台儿庄战役、第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之战、松山之战及缅北战役等,战功卓著,并付出了重大牺牲。

1938年3月底4月初,举世闻名的台儿庄战役以中国军队获得空前胜利结束。4月,日军再次进犯徐州,60军奉命于下旬进入台儿庄指定阵地,再次与日军血战台儿庄。拥有众多文山籍官兵的60军183师542旅,在旅长陈钟书(原麻栗坡督办署督办)指挥下,与敌在邢家楼、五圣堂等地展开反复争夺,激战中,陈钟书不幸为国捐躯。副旅长马继武(丘北人)接替指挥全旅继续战斗,亲自率队冲杀,夺回火石埠阵地,受到卢汉军长嘉奖。在此次战役中,仅文山县就有34名官兵阵亡。日军久攻台儿庄不下,遂改变部署,战局急剧变化,60军奉命退守徐州,被日军三面包围。5月17日,60军缩编为一个师,奉命突围,次日抵达永城大桥,被敌强大火力封锁,马继武见强攻不行,改取亳州大桥,亲率1个加强连急行30余里,与尾追而至的日军作殊死拼搏,夺取了亳州大桥,使全军顺利通过大桥转移。部队整编补充后,马继武升任542旅旅长,率部参加了武汉保卫战。

抗日名将马继武(回族)

抗战老兵保存的台儿庄战役胜利纪念章

滇军58军新编10师2旅4团上校团长刘北海(西畴县人),1938年11月奉命率部于湖北崇阳桂口市黄土岭一线,阻击占领武汉后沿粤汉线继续南犯的日军第1师团笠原信雄部,日军以飞机、大炮、坦克疯狂进攻守军阵地。在11月8日的激战中,刘北海身先士卒,在阵地前沿半身战壕指挥战斗,多次打退日军进攻,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所部少尉书记江宏煌,1连排长李坤甫、陈春坤,机枪2连排长张继忠及全排官兵,高喊着“为团长报仇”的口号冲向日寇,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全部力战殉国。

在缅北战役中,国民革命军新编第38师112团第8连班长刘正云(丘北人),机智勇敢,负伤杀敌,建立功勋,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授陆海空军乙种二等奖章和陆海空军奖章执照一份。文山县籍中尉排长殷质泽随所在部队与日军血战于缅甸瓦城,为国捐躯,忠骨埋在了异国他乡。

抗战老兵刘正云和他的陆海空军奖章执照

除上述诸人,文山籍官兵中,还有许多名扬抗日疆场的将士。如长期率军在黄泛区和豫鲁边区抗击日军的国民革命军第28集团军副总司令陈又新(广南人)中将;有在“八·一三”淞沪会战和徐州会战中痛击日寇的原国民革命军第7军171师师长陈凯荣(广南人)少将;有参加过台儿庄战役和江西石子岭之战,并以战功升为21师副师长的任孝宗(文山县人);有击落敌机8架,荣获八星序奖章及云鹰、复兴、忠勤、胜利、宣威等勋章的空军王牌飞行员谭鲲(文山县人);有叔侄携手参加台儿庄战役的苏景泰和苏绍钦(文山县人);有在湖北新阳抗战阵亡的183师上尉连长赵治平(文山县人)及江西萍乡登官战斗中阵亡的第58军新10师中尉排长萧体忠(广南县人)等。整个抗战时期,据仅有的档案史志资料记载,文山地区就有1000余名优秀儿女为了抗日救国和民族解放,长眠在大江南北、异国他乡。

抗日名将陈又新(中将)

抗日将领陈凯荣

王牌飞行员谭鲲

众志成城支持滇南抗战,御敌于国门之外

(一)日本侵略者对文山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1940年日本侵略军占领越南全境,与越南山水相连的文山地区形势骤然紧张起来。日军在靠近云南省文山地区的河江、箐门、黄树皮、清水、官坝、普棒等边境一线陈兵3700多名,对中国天保、茅坪、董干、八布、玉皇阁、猛硐、船头等地直接构成威胁。1940年3月,日军在越南增兵10万北犯态势明显。日军以河内等地作为基地,起降飞机入侵飞越文山地区上空,轰炸云南省昆明市及一些重要城镇,同时也对文山地区的文山、砚山、西畴、广南、富宁、马关等城镇进行了野蛮轰炸。从1940年2月至1942年11月,日军先后派出飞机66架(次)侵入文山地区上空,其中有39架(次)轰炸文山、砚山、西畴、马关、广南、富宁县城及马关县的都龙等地,造成平民伤亡221人,其中死亡120人、伤101人。据不完全统计,共炸毁或烧毁房屋1080余间以及大量的衣物、粮食、牲畜等公私财物,造成直接财产损失9.2万元(国币)。1944年,麻栗坡特别区攀枝花(今八布)对汛的胖甲、那林、戈补、那灯等村寨遭到驻越南马龙日军多次炮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难以估算。战争加重了负担,人民饥寒交迫迁徙频繁,无数城镇居民无家可归,流离失所,衣食尽丧,乞讨者比比皆是,造成连年饥荒,人口锐减。日本侵略者对文山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文山县城旧照

广南县城旧照

西畴县城旧照

(二)众志成城支持滇南防御,御敌于国门之外

鉴于文山地区由抗战大后方变为边防前沿,1940年,滇军第60军184师进驻文山各地。10月,第9集团军接防进驻文山,该集团军第54军各部先后从广西进入文山地区接防;1942年初,第8军从贵州调入云南,驻防文山地区,归第9集团军序列;1943年,第54军调滇西驻防,第52军接防进驻文山。

1944年,第9集团军总司令关麟徵到文山195师视察拼刺训练

委任杨德刚为麻栗坡滇越边境游击中队长的委任状

从1940年起,文山人民众志成城,积极支持滇南抗战,御敌于国门之外。地方各县区均成立民众自卫队,麻栗坡对汛特别区还成立民族弓弩队,在边境一线站岗放哨,巡逻护寨,封锁消息,随时准备配合正规军作战。为防止日军进犯,国民政府对马关、麻栗坡县境道路、桥梁进行了破坏,主要道路均挖沟截断,马关县城附近除南山桥外,其余桥梁全部毁坏。后方运输补给的道路,发动民众力量修筑,以便粮弹接济和后勤补给。在侦察敌情、筹集军粮、传递信息等各方面,驻军各部得到文山各族人民的全力支援,在近500里长的防线上以不足3万人的防守部队最终使日军未能越雷池一步。

出征抗敌军人家属证明书

1945年初,文山地区驻军及驻滇南各部队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6月17日至8月21日,先后作战30余次,占领越边境沙利、勐得、勐梭、勐烘、莱州、沙坝、老街、勐康、花龙、青门、曼美、黄树皮、马龙寨、官坝、东文、江利、河阳等多数据点,缴获步枪180余支,轻重机枪10余挺及其他物资,毙伤敌人500余人。这是中国军队除缅北作战之外的又一次出境作战,规模虽小,但意义重大,为以后入越受降铺平了道路。

勠力同心、同仇敌忾,为抗战作贡献,彰显了坚韧的责任担当

(一)成立抗日救亡组织,掀起了抗日救亡热潮。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鼓动下,文山7县1区(麻栗坡对讯特别区)先后成立抗敌后援会,负责开展抗日救亡宣传、筹组兵源、征调民工,捐款捐物、征购粮食等工作。各县区抗敌后援会等广泛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抗日救亡宣传,书写张贴抗日标语,演出抗日戏剧,教唱抗日歌曲。学校组织学生上街向同胞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散发“誓死抗日”传单,唤起广大民众救亡图存的热情。省政府电影队到文山放映无声电影《平型关大捷》《上海之战》《东北义勇军抗日战史》《卢沟桥事变》等纪录片,真实地再现前线将士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

西畴苗族抗战意识促进会会长侯成藻委任状

丘北县民众自卫大队长杜启贤委任状

1938年7月7日,时值全面抗战爆发1周年,文山县抗敌后援会在卧龙机场举行“文山各界追悼抗日阵亡将士大会”,悼念赵登禹上将、郝梦龄上将、刘家麒中将、高志航空军少将等无数在各大战场阵亡的将士。不久,为悼念在台儿庄战役中牺牲的周威、夏明2位文山籍抗战军人,文山抗敌后援会再次举办隆重的追悼大会,在文山城中山堂为两位英烈设立灵堂,开展祭奠活动,激励抗战中的文山广大民众,进一步掀起了抗日救亡热潮。

(二)慷慨解囊,支持抗战。各县(区)人民在抗敌后援会组织下,慷慨解囊,为前方将士捐钱捐物。各县中学、简师学生自发走向街头,向社会各界劝募寒衣,得到了民众积极响应。文山县、麻栗坡对汛特别区在街头设置了献金台,号召民众为抗日救国捐款。为抗日救亡,文山人民在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无私地捐出自己所能拿出的物资。1937年11月,麻栗坡对汛特别区各界抗敌后援会在发出《为劝募救国公债告全区民众书》后,短短几天内就劝募到国币1万元。

《献金汇志》“七七”献金名单

各县区的募捐活动,从抗战开始至结束,一直没有停止过。1942年,麻栗坡龙路中心校在官告举行“抗日救亡体育运动大会”,将募捐的法银2500元、国币48万元寄往“东北抗日联军办事处”。文山县在1943年各界“七•七”献金活动中收到国币共计25.6万元,除按献金解缴办法规定提取4.3万元作慰劳文山城区出征军人家属外,余款21.3万元全部交中央银行解缴国库作抗日经费。富宁县抗敌后援组织还发动群众募捐布鞋2000余双,布袜200余双,毛巾600余条,送往前线。

(三)出人出力,保卫家国。抗战期间,文山7县1区人口共60万余人,为保卫家国,从抗战开始到抗战胜利,征用民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1937年,国民政府在广南城东郊修建飞机场,先后调集广南、富宁、砚山、西畴4县民工1.3万人,分2期施工,仅1938年,就开挖土石方26.2万方,到1940年机场竣工,共用工52.7万个,机场建成后,美国飞虎队第14航空队进驻,有效地扼制了日机从越南起飞轰炸昆明及文山等地的企图。为加强滇东南防线,滇黔绥靖公署调集部队到马关、麻栗坡边境一线构筑工事,并征调民工配合修筑工事、破坏道路桥梁。马关县迅速出动民工5000余人参与抢修昆(明)河(口)公路,保证交通畅通。修筑滇桂公路开(远)文(山)段时,文山县组织大批民工协助开远县完成开远县境35公里的土方工程,丘北县派出1300余民工修筑文山境内30公里。1945年7月中国远征军第2师于麻栗坡开辟小型飞机场,每日用工240名,约半月完成,用工3600个,全部由麻栗坡特别区所属的3乡6对汛承担。第9集团军在文山实施《民众义输担架组织及运送办法》,负责伤兵运输、支前物资运输等事项。该办法具体规定了组织义输队之县乡镇及6条线路,形成以文山城为中心,包括西畴、麻栗坡、马关、砚山、丘北、开远、富宁、广南等县区在内,涉及25个中转点的运输网,每条战线上,由民工组成的担架队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所用民工难以计数。文山县抗战时期约有人口11万人,从1940年第9集团军入驻至1945年抗战胜利5年时间内,共征用运输民工16万余人次,超过了全县人口总数。

军事工程委员会广南机场工程处全体人员现场合影

广南机场

美军飞虎队第14航空队进驻广南机场

(四)征购粮食,保障军需。1941年至1945年间,文山7县1区共提供军需大米达3000多万公斤,平均每年600万公斤。在征调繁重的1943年,昆明行营兵站总监部配拨文山地区承担的军粮为945.82万公斤,当年第9集团军兵站分监部另行在管区内奉拨文山地区各县区1943年度征购征实余粮238万公斤,实际交出军米174.58万公斤,人均奉交军米近22公斤。52军驻扎砚山县,一个月需提供军米20万公斤。富宁时为8万人口的贫困小县,为保证军需,政府发动增捐粮税,百姓原本只能艰苦度日,仍裹腹供粮,连续5年供给54军,不仅如此,还将粮秣送到200多公里外的麻栗坡、西畴一带供给52军,运粮民夫马帮络绎不绝,由于饥饿和疲惫,加上疾病、过河失足等死亡甚多。在全面抗战8年间,为了保证驻军粮食供应,文山地区各族人民,含辛茹苦,广开荒山荒地,广种杂粮粗粮,吃糠咽菜,节衣缩食,将省出来的大米支援抗战前线,文山人民为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超负荷的贡献。

云南省抗敌后援会发给西畴抗敌后援会的奖状

(五)倾心支持抗战,付出巨大牺牲。为取得全面抗战胜利,文山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同仇敌忾,倾心支持抗战,为了民族解放、人类正义和平付出了巨大牺牲,人口伤亡与财产损失十分巨大。据《云南省文山州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记载:整个抗战期间,文山地区(包括州内外)共伤亡军民总数2283人,其中,死亡1482人,伤801人。财产损失方面,文山地区抗战期间财产损失为62,054,997.89元(国币)又2500元法银(按1937年7月价格折算,下同);其中,社会财产直接损失为92,383.33元,居民财产损失为181,698.41元;抗战中在文山地区修建机场、兵营、公路、征实征购军粮、防空、破路、迁移、疏散、救济、抚恤、生产盈利减少、财政减少等,造成社会财产间接损失为61,780,916.15元又2500元法银。因战火袭扰,税赋沉重,导致文山地区人口锐减。1932年,文山地区7县1区总人口数为944183人,至1939年下降至759655人,1944年更锐减到636926人。由于战争影响,大量人力被征兵派夫外出,劳力减少,许多地方田地荒芜,加上沉重的负担,以至于粮食减产,商业凋零,物价飞涨,市场萧条,财源枯竭。以砚山县为例,1936年财政收入国币251.25万元,抗战爆发当年减至125.62万元,几乎一半,到1940年大军云集,财税收入仅为19.90万元,1941至1945年年均为148.55万元。

在全面抗战的8年间,各族人民征募捐献、出工出力支援前线可歌可泣,前方将士前赴后继,慷慨赴死气壮山河,文山人民勠力同心、同仇敌忾,倾心支持抗战,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彰显了坚韧的责任担当。如今,这场战争结束已经整整80年,回顾过去,文山人民对抗战中所做出的积极贡献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展望未来,党和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新征程,边疆各族人民充满必胜的信心和力量。因为有着抗战精神的全新传承,尽管战争硝烟早已散去,文山人民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却没有因岁月远去而淡化,抗战中形成的团结一致、不畏牺牲、勇于担当、维护和平正义的抗战精神,经历历史长河洗礼和积淀,愈加清晰而厚重。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云南省文山州课题组编《云南省文山州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共党史出版社印制,2010年12月第一版

2.中共文山州委党史研究室编《文山人民的抗日战争》,内部资料,2015年9月出版

3.文山州档案局编《文山抗战记忆》,内部资料,2017年12月出版

(中共文山州委党史研究室:文官政)

(编辑:郭韦 美编:冯鹤 二审:刘虹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