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记者新春走基层大拜年 | 除夕夜里话“三好”——3位边境村干部的火塘夜话
发布时间:2022-02-01 21:23:02
一年一度的除夕,是万家团圆的喜庆日子。然而在麻栗坡县272公里边境线上,却有一群选择坚守的人。他们以“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决心意志,如磁铁般紧紧吸附在边境线上,靠一顶顶蓝色帐篷,一塘塘旺旺的篝火,照亮着祖国南疆的万家灯火。
“等过完春节,我们村现代化边境小康村一期工程就准备动工建设了。”
“工程开动后,我作为驻村书记要同步掌握信息。需要帮助协调的,我一定会全力支持配合好村里的各项工作。”
除夕夜22时的天保镇286卡点,雾像蒸笼一样笼罩着,气温已降至3度。巡边归来的天保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罗选富,天保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强边固防工作队队长胡献浩,用力抖落一身寒气,刚靠着火塘坐下,便开心地谈起小康村建设的事。
“这几年,全村群众守边护边、巡边强边,虽然影响了一些经济收入,但是党和政府对边境村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按时按质完成好项目建设任务。”
“驻村9个多月,我深刻感受到,天保村能从一穷二白的边境贫困村,跃升为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全省美丽村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一靠党的好政策,二靠好的带头人……”
“来来来,你们都喝口热茶暖暖身子,千万别冻着。”一个柔和的声音,打破了他们的对话。
“蒙书记,今夜我们都是边关守岁人。你太客气了!”胡献浩接过一杯热茶,不经意地打了一个冷颤。
胡献浩口中的蒙书记,是天保镇小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蒙仕珍。为加强边境一线疫情防控力量,根据上级安排,小寨村的党员干部自2020年3月以来,就一直在蒙仕珍的带领下无偿支援在天保村各个疫情防控卡点。
是夜,她又主动换下了队员。只见她低头拿起一根树枝拨了拨篝火,原本微弱的塘火很快又窜出了旺旺的火苗。
“别看她是女村干部、个子小,但是她干事的决心大,干劲也大。特别是边境一线建设物理设施的时候,她一个人扛着几十斤的方钢比男子跑得都快。”说起蒙仕珍,罗选富很是敬佩。
他说,以前的小寨村基础条件差,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群众出行常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修房盖瓦靠的是人背马驮,群众发展的经济作物,也因为交通问题卖不出去。她上任后,事事干在前、冲在前,小寨村的党员干部个个也像上了发条的钟摆,不是带领群众干项目,就是在带领群众找产业的路上。短短几年时间,小寨村就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和谐村、美丽乡村。
“罗书记,别说笑了。天保村一直是我们努力追赶的目标、学习的榜样。”蒙仕珍说,疫情发生这两年,天保村的党员干部更像钉子,一个个“钉”在辖区边境线的各个卡点,既守护好了神圣的国土,也在边境线上建起了美丽家园,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同样是有声有色,一样都没落下。
“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是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回信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既是收信人,也是‘回信人’,更要努力争当‘三好’村干部。”一直在倾听两位村干部谈话的胡献浩,接过蒙仕珍的话,一脸激动地说,当前,我们的第一使命、第一责任就是守好国门、管好边境、筑好防线,绝不辜负组织重托和人民群众的期盼。
“对于小寨村来说,就是要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把党的惠民政策宣传好、落实好,用真抓实干诠释‘文山之干’,教育引导好群众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边境疫情防控以来,干部群众更加深切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也感受到了党员就在身边的力量。我们要把这种凝聚力转化为守边护边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建设现代化小康村的强大合力,以如期建成天保现代化小康村,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夜更深,雾更浓了。但286卡点帐篷里的篝火正旺,争当“三好”村干部、喜迎党的二十大的讨论仍在继续……
(记者:喻传宏 毛雪勰)
(编辑:刘梅 排版:尹颖 审核:侯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