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扶贫故事 | 广南县500亩余亩木耳基地,成为增收“聚宝盆”
发布时间:2020-07-03 17:25:21 阅读 5365
15个大棚种植黑木耳25万棒
在基地务工的人高峰期每天有159人
种植基地还在继续扩大规模
文网讯 在广南县南屏镇扶贫产业黑木耳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忙着收拾地里废菌棒,为第二季种植黑木耳做好充分的准备。 近年来,广南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县关于产业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把发展产业作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把培育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作为产业扶贫的核心,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抓好落实,大力发展黑木耳扶贫产业,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工人陈家海说,他原本是一个智障残疾人,在家只能帮父母放放牛,其他的什么也做不了。自从这个黑木耳基地建起来,他到里面来务工,每个月都能为家庭增加2000元的收入。
工人舒凤英告诉记者,以前她都是到广东去务工,自从去年随着老人年纪越来越大,小孩也要上学,她就不得不留下来照顾家庭了,但是在家闲着也不行,于是就来到黑木耳基地做工,她说能在家门口就有工做,每个月可以挣到2000元的保底工资,时间长了还会增长,既能照顾家又能挣钱,真是太好了。
该基地是广南县君成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9年5月投资600余万元,政府补助400余万元建设的,当时流转了500余亩土地、大田种植黑木耳70万棒,建15个大棚种植黑木耳25万棒。黑木耳产业成长周期短,回报速度快,产业效益高。2019年该基地共收获黑木耳10多万斤,产值达400多万元,同时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为他们增加了务工收入。
广南县君成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鲁芝敏介绍,基地带动档卡户515户2367人,在基地务工的人高峰期每天有159人,其中档卡户就有86人,这几天是淡季,管理人员加务工人员是46人,档卡户在20人左右。
今年,该基地正在扩大生产规模,新建159亩种植基地。另外,还在黑支果、董堡、者兔等乡镇发展种植基地3个,带动300户以上农户户均种植木耳2亩以上。同时,已建成黑木耳菌棒加工厂1个,年产菌棒2000万棒,实现菌棒销售收入4000万,纯利润1000万元,努力将广南县打造成中国黑木耳核心种植示范基地,成为辐射文山州乃至全省的黑木耳之乡。

(广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俊)
(编辑 郭韦)
(排版 钟晓明)
(审核 资云波)